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3年08月10日> > 第8版 > 新闻内容
聆听“人生必修课”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 娄星区希望学校 邱鑫

  4月底,我有幸在娄底听了刘金石老师“爱自然生命力体系”的专业课。刘老师曾在华为公司上班,后来他接触了家庭教育和心理学,便放弃了在华为上班的机会,去做了一位讲课的老师。

  一开始,刘老师让父母说出孩子的三个缺点和一个优点,让几位同学上台去写到纸上。台下的父母说孩子的缺点一个接一个,说出优点的却一个也没有。刘老师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就孩子身上有的缺点,父母身上全都有,而父母在做的事情,却不允许孩子做,这很冲突,但事实也是如此。台下的父母听了若有所思。

  刘老师给了我们一个选项,就是让我们思考:在青春期我们是属于什么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不相信父母”,第二个阶段是“对所有成年人都不相信”,第三个阶段“对所有人都不相信”。我感觉自己是属于第一个阶段。因为除了父母之外,我会相信所有人。在我和父母的关系中,我更多感受到的是控制和讲道理。其实,在这种相处模式中,我是感受不到被爱的。

  听了刘老师的课,我领悟到了:我父母在他们的原生家庭中也没有感受到爱,所以他们很难将这份爱给到我。因为我不能理解到这一点,所以我在面对这些控制时,首先想到的是逃离,而这会让我的父母没有安全感。在没有安全感的情况下,他们只能用最坏的方式让他们安心,那就是控制。看到这一点后,我们在希望自己感受到理解、接纳、尊重的同时,可以先让父母感受到安全,让他们看到我们的真诚。

  这堂课,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一句话,就是“关注事情是为了控制,关注心情是为了爱”。刘老师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比如弟弟的玩具被哥哥抢走,弟弟在哭。面对这个情况,大多数家长的做法是关注事情,会把哥哥手中的玩具抢过来给弟弟,再把哥哥骂一顿。而这种做法会让哥哥讨厌弟弟,认为父母是不爱他的。而刘老师的做法不一样,首先他会关注两个孩子的情绪,此时哥哥是开心的,弟弟是伤心的。所以要先去找弟弟,安抚他的情绪,和他共情,再去和哥哥说他不能这样做,让他还给弟弟,这样两个人都不会受伤,也不会再发生争吵。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温柔而坚持。很多家长听了,都觉得很有道理。这也教会了我们,未来该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

  听了刘老师的课,我懂得教育分为“言教”“境教”“身教”“爱的教育”“在场教育”“离场教育”等,是一门科学,需要学习。但有一些家长心目中的家庭教育,就是“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骂不成才”,孩子犯了错,打一顿就好了。在一次又一次的鞭打下,伤害了孩子的感情、自信和亲子关系,为孩子未来的人生埋下了阴暗的种子。怎么去改变这种“种因得果”的结局,刘金石老师为我们上了这一堂通往幸福之门的课。

  现在社会上有许多问题孩子,其实,问题表现在孩子身上,根源在父母和家庭。所以,每一个家长都应落实家庭教育促进法的要求,自觉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给孩子以正确的家庭教育。父母好好学习,孩子天天向上。

  我是幸运的,能够在十多岁的年纪听到这样的课。虽然我还没有走进婚姻家庭,但听这样的课是未雨绸缪,是很有必要的。在我心中,这堂课是人人必听的“人生必修课”。

  (指导老师:谢小红)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