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3年08月10日> > 第15版 > 新闻内容
榜样的力量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哇塞!我哥在部队立功了!这天大的喜讯长了翅膀,一下传遍了朗概山下的小山村。大队广播站的喇叭里每天都反复播送这喜讯。

  那还是我读小学三年级时,部队里来了俩个穿四个袋子军装的解放军叔叔,一个是我哥的顶头上司,制氧站余站长,一个是福州军区宣传部彭干事。他俩受福州军区首长命令:凡是我哥走过的地方(主要是村和学校),凡是我家的所有直系亲属,都要去调查,以便挖掘亮点,好整理材料上报中央军委。他俩拿出随身携带的《福建日报》和《空军报》,上面登有表扬我哥的报道《心中升起红太阳,刀山火海也敢闯》及福州军区给我哥记二等功表彰通报。

  哥1965年在福建漳州空军部队当兵,具体工作是在制氧站制氧气,保障飞行员上天用。1967年4月19日,在制氧过程中,有一个新战士擦机器时擦出火花,他随手一摔,火花溅在旁边的汽油桶里。“噗”的一声,火焰蹿起好高,哥来不及多想,抱着熊熊燃烧的汽油桶往外跑,一口气跑出百余米,哥从头到脚,全身烧伤……

  他俩说我哥是英雄,是他们学习的楷模,我哥是为了国家财产不受损失而光荣负伤。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哥的事迹,己在孩童时的我粘心粘肺、刻骨铭心。

  近朱者赤,受哥潜移默化旳影响,我在心里暗暗下定决心,象哥哥一样,好好学习,努力工作。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做一个对国家有贡献的人。1984年,湖南电视台、《湖南广播电视报》联合举办建国35周年散文征文比赛。当时,农村包产到户后,欣欣向荣,村民解决了温饱问题,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手中有了余钱,纷纷开始建新房。看着村民喜气洋洋的笑脸,听着呷人家的呷出汗来的开心话。我敏锐地感觉这变化而写了《圆垛酒》,获三等奖。

  1991年,单位安排我去新化农村搞社教。我到云溪乡横山溪村走访,横山溪村水田人均不到0.2亩,而山地面积人均超过5亩,属实实在在的山区。山里人有句俗话:靠山吃山,横山溪人更是如此。家里没米了,上山砍棵树去卖;家里无盐,又砍棵树。人们的衣食住行都巴望山上的树,山上的树越砍越少,致使郁郁青山骤减,光秃秃荒山猛增。此情此景,我痛心疾首,由衷地写了《吃山要得法》,获《湖南科技报》征文二等奖。

  我在科技部门工作多年,正是国家将科技兴国做为国家国策的重要时期,然而,据笔者在科技战线工作的感受,总觉得讲科技重要是真,无论上面,而是下面,无论是领导,还是老百姓,这都是肺腑之言,都是不可否认的事实。但临到具体做,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地方,就有很大的不同,仅科委名称所揭示的规律就可窥见一斑:国家有国家科委,省里有省科委,但到了市、县就不一定有科委。越到下面越缩,缩来缩去,科委变“科尾”。只动嘴皮不动手,年年喊口号,浮在表面,不落实处,不下真功夫,不采取硬措施,再多的豪言壮语也白搭。且这赶时髦的现象较普遍,我再也按捺不住而大声疾呼:《“科技兴Ⅹ”咋能不落空》,此文刊登在国务院主编的《中国经济时报》。

  在单位,勤勤恳恳做事,光明磊落做人,尽我所能,尽力所及,将事做完美。2003年,我被娄底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科技先进工作者,2009年,我被湖南省人事厅、湖南省科技厅记一等功。(钟剑泉)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