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3年08月17日> > 第7版 > 新闻内容
守护“未”来 ——涟源市青少年法治之家护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17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祖国的未来属于下一代。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要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谋划少年儿童工作,采取一系列措施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2021年6月,党中央印发《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强化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完善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保护体系。”

  2022年5月,涟源市人民检察院、共青团涟源市委、涟源市民政局,共同挂牌成立湖南省首家青少年法治之家。一年以来,涟源市检察院履职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四大检察职能,联合公安、法院、司法、教育、妇联、市场监督等多部门,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通过青少年法治之家,全面开展保护未成年人工作,交出了一份守“未”明天的高分答卷。

  起源:三位一体护“未”来

  “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全社会尽责共画‘同心圆’。检察机关携手各方力量,认真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不断更新理念、完善机制、建强队伍,推动新时代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取得新成效。”这是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七次会议上,时任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所说的话。

  涟源市人民检察院坚持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则,积极履职,以司法保护为圆点,构建家庭、社会、司法、网络、学校、政府六大保护体系,将社会各职能部门纳入青少年法治之家,做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以此为基础,成立了湖南省首家青少年法治之家。

  青少年法治之家不局限于检察职能,还将发动社会的力量,达到全面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和疏导青少年心理问题,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目标。

  创立伊始,由专人负责管理和协调,联合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律师团队等外单位提供服务,保障青少年法治之家平稳运行,从而发挥良好效果。

  创立:迷途孩子的“新家”

  2022年初,涟源市某中学生因与父亲争吵,参与殴打他人被以涉嫌寻衅滋事罪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其自己对继续上学产生巨大的疑惑,不再去学校学习。根据该学生的实际情况,涟源市人民检察院决定结合法治教育和家庭教育帮助其回归校园,牵头团委、教育、民政等多个部门共同帮助,成功让这名迷途的孩子回归校园,其于2022年6月参加高考,8月收到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当录取通知书送达的时候,涟源市检察院也作出了不起诉的决定,为这个孩子按下了人生的重启键。

  涟源市检察机关以“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情怀,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把“保护、教育、管束”一体落实到位,力阻重新犯罪。

  走进今天的涟源市检察院未成年人工作区,由情绪宣泄室、心理疏导室、谈话室、询问室、法治宣传室、社工驿站等八个功能区构成的“青少年法治之家”,成为陷入深渊或迷途的未成年人新生之所。

  除了一个阵地,青少年法治之家还推出了涉案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工作机制和常态化普法宣传教育机制。主要通过开展“三大”工作,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其中,对涉案未成年人,涟源市检察院在受案后指派工作人员适时参与刑事诉讼程序,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一体化办案,推动对被害未成年人司法救助。针对涉罪未成年人,社工协助开展社会调查、心理测评、合适成年人参与刑事诉讼,及在附条件不起诉中协助开展监督考察、观护帮教等方面的工作。帮助未成年人认识自己、探索自己,重塑健康人格。

  同时,广泛开展青少年法治课堂、公益讲座、宣讲会等普法活动。面对有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和涉罪未成年人重点群体,着力开展刑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社区矫正法等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帮助他们明确基本的法律底线和行为边界。

  青少年法治之家,还充分发挥社工的资源优势,借助社会力量,协助涉罪未成年人、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未成年被害人解决生活困难、劳动技能等问题,助力其顺利回归社会。对于被遗弃、生活无着等困境儿童,则开展综合救助,帮助他们脱离困境。

  花开:全方位呵护未成年人成长

  花蕾娇嫩,需要我们共同精心呵护。

  2021年12月以来,根据湖南省委和省委政法委统一部署,省检察院制定了《湖南省检察机关“利剑护蕾”专项排查整治工作方案》,对性侵害未成年人应捕未捕、应诉未诉等八个方面的重点问题开展排查。将“用心呵护未成年人安全幸福成长”放在首位,直观体现了对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高度重视。

  今天,在涟源市福利院,一个女孩正受到社会各界的温暖和关爱,而她的过去却饱含着辛酸、痛苦和屈辱……这名女孩本身性防御能力弱,其母亲患有精神疾病,父亲狠心遗弃,只能由外婆和舅舅监管。2016年至2020年期间,这个女孩却被外婆和舅舅当成了诱饵,诱骗多人对其性侵,导致怀孕六个月引产。

  案发后,涟源市人民检察院迅速通过刑事、民事检察、司法救助融合一体,建议和支持民政局起诉撤销其外婆和舅舅的监护权,法院据此判决监护权归她父亲。又因父亲放弃监护权,民政局委托福利院监管,同时联合社工等开展心理疏导。鉴于其家庭实际困难,涟源市人民检察院对她进行了两万元的司法救助。

  “通过我们一系列的工作,这个孩子在经历过苦难后,能够又绽放笑容,我们感觉很值得。”这是办理该案的检察官发自肺腑的话语。

  涟源市青少年法治之家创立后,具体实施四个项目。一是针对受侵害的未成年被害人,实施“花蕾”受侵守护帮扶项目。由民政、妇联、教育、卫生、司法等多个部门共同构建集司法、救助、预防于一体的受侵害儿童保护机制。

  二是针对涉罪未成年人,实施“扶苗正苗”帮教项目。该项目通过以“五老”为主体的社会热心人士参与观护帮教工作,通过参与日常谈话、实地家访等方式,了解未成年人成长经历、家庭情况,及时掌握其思想动态。以“代理家长”的身份“教育、感化、挽救”涉罪未成年人,帮助其顺利回归社会。

  三是“三维课堂”项目。通过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模拟宪法宣誓、模拟情景剧等活动,组织青少年旁听庭审,到少年法庭和看守所、戒毒所等单位观摩等活动,让青少年感受法律的尊严和权威,发自内心敬畏法律,从而达到预防犯罪的目的。

  四是“心灵驿站”公益项目。依托服务热线、公众号等平台,利用线上热线、线下辅导等双渠道沟通,着力打造一个护航青少年成长的服务管理平台。包括心理健康、亲子关系、职业规划等在内的涉及青少年成长的烦恼,均通过电话热线倾诉、面对面交谈、专业心理辅导等方式予以解决或得到缓解。

  为确保四个项目的落实,涟源市青少年法治之家还组建了社工团队、宣讲团队、法律团队、心理咨询团队、顾问团队等五支队伍,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目前,涟源市青少年法治之家已开展法治教育249次,心理疏导69人,社会调查312人,家庭教育指导80余次,亲子关系疏导50余人,附条件不起诉考察30余人,面对交谈职业规划50余人。荣获全省利剑护蕾先进单位等省级荣誉,未成年人犯罪率取得明显下降的效果。

  对未成年人权益的保护工作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涟源市青少年法治之家,通过一个阵地、两套机制、三大工作、四个项目、五支队伍的体系,从用好“法律之手”到担当“守护之翼”,以“父母之心”呵护少年儿童一路成长。(戴黎)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