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双峰县杏子铺镇双源村,当地依托水府庙水库库区旅游资源和200多年溪砚制作工艺,打造以溪砚为主题的制作、展示、交流、培训、购物中心,推进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解决库区移民就业,带动移民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一方溪砚,内蕴天地。采石、选料、维料、构图、雕刻、打磨制作一方溪砚需要经过十几道工序,耗时数月。在溪砚非遗传承馆,溪砚制作手艺人孙小军正手拿刻刀全神贯注细细雕刻,手势起伏间,“刀”随意走,游刃有余。“这个东西主要要自己喜欢才行,因为做这个东西比较枯燥,你要静得下心来才能做的好,就是从一个毛坯全部一直做完,一个成品摆在家里面,我觉得特别舒服。”
双源村制作溪砚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早年间,因固守传统,缺乏新意,逐渐没落。为了适应市场,传承百年手艺,当地对溪砚的发展做出了调整,突出溪砚的礼品属性和文化属性,紧扣中国传统文化、湖湘文化,以传统文化去开拓市场。2009年双源溪砚被评为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经过这十多年的努力,如今双源村溪砚产值达六千万元,从业人员200多人。依托这项非遗项目,水府庙水库库区发展起了旅游,将游船、漂流、民宿、溪砚研学、餐饮、会议服务等和非遗项目高度融合,推动了村域旅游经济发展。“我觉得这个地方非常地好,像我们在城里面工作了一段时间双休日或者年假到这里来,看看山、划划船、听听音乐也可以露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游客张萍萍说道。
今年,水府庙旅游景区以双源村为主打造了夜间观光带,发展起了乡村夜市经济,每天晚上人潮如织,极大地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老百姓日子也越过越红火。双峰县文旅广体局副局长葛军表示,下一阶段,将加大宣传力度,组织非遗企业到外面去进行展览,挖掘非遗故事,编排以非遗为主题的文艺作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康行佳 朱伶 朱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