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8月31日上午,湖南省新闻战线第十届“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总决赛在长沙落幕,娄底市广播电视台记者、“中国好人”黄黎明代表娄底参赛。黄黎明以《牢记嘱托》为题,深情讲述了他牢记“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的谆谆嘱托,在三十年的记者生涯中几经周折帮助寻亲、冒着生命危险抓毒贩的故事。经过激烈角逐,获得一等奖。下面是黄黎明的《牢记嘱托》演讲稿。
2021年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亲切会见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我在现场热血沸腾,看到总书记微笑着走来,“总书记好!”喊出了我的心声。
我是一名记者,也是一名党员,勤勤恳恳为党工作、兢兢业业为民服务。我牢记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
1992年,新化县年仅3岁的小陆被拐走。我随民警踏上了艰辛的寻亲路,一次次燃起希望却又一次次幻灭。26年后的2018年,奇迹出现了,江西赵某与老陆夫妇的DNA匹配成功。
我们立即赶到江西,又连夜赶往江苏,那是赵某工作的地方。凌晨,我们在近100米的高架桥上遭遇团雾和暴雨,险些被后面的大货车撞下桥去。
几经辗转找到了赵某,就是被拐走的小陆,然而他接受不了事实,拒绝认亲。我们几个说得口干舌燥,他无动于衷。我不愿放弃,请他在手机上搜索“记者黄黎明”。他惊讶地说:“你是‘中国好人’?!”我微笑着点点头,趁热打铁继续做工作,他却说:“没有路费。”我连忙自掏腰包帮他买好了回家车票。
最终,这场跨越5个省,行程10000多公里、历经26年的采访,迎来了喜极而泣的一家人抱头痛哭的动人情景,此刻,前面经历的种种艰险和付出,都值啦!
我全身心投入到热爱的新闻事业。一年365天穿着运动鞋,手机24小时在线,几乎没有休过完整的节假日。
汗水永远是写作最好的墨汁。30多年来,我采写新闻稿件10000多篇,做到了“零差错、零投诉”,获得全国、全省奖项近100件,在中央和省级媒体发稿2000多篇。
不是采访,就是奔跑在采访的路上。我把青春献给新闻事业,无怨无悔,却唯独亏欠了家人,妻子临盆住院、老父九十寿辰、都无暇顾及。孩子的成长,更是少有陪伴。
记得2006年的一天晚上,小孩高烧到41度,正准备送医。这时,公安机关打来电话,邀我采访重大持枪贩毒案,我拿起摄像机就走。
民警很快抓获4名吸贩毒人员,但没有发现枪。经审讯,可能在另一人那里。3名民警去抓捕,竟有4名嫌疑人,枪在哪里还不明朗,抓捕难度大。情况紧急,我主动请缨参加行动,民警让我抓个子矮小的,不料这人死命反抗,咬住我的胳膊,鲜血直流。我心想,你就是把我的肉咬掉了,也绝不放过你。我急中生智,大喊一声“拿枪来!”,本想让民警帮忙,嫌疑人却愣住了,我用全身的力气把他踹倒在地。民警从嫌疑人的裤档里,搜出一把枪,子弹已上膛。好险啊!原来,我抓的就是持枪毒贩。
有朋友知道现在我腿里还有一根6厘米长的钢钉,关切地说,你这样做太危险了。是啊,我也知道危险,可是,我是党培养多年的记者,更何况我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必须冲上去!
30多年来,我抓获或协助抓获嫌疑人近300人,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4次,是全国唯一13次见义勇为的记者,在见义勇为中5次受伤,并致肢体四级残疾,被中央文明办誉为“英雄记者”,2016年荣登“中国好人榜”。
荣誉意味着更大的责任。近年来,我到工厂、农村,进学校、社区义务宣讲近百场。去年9月3日,我93岁的父亲不幸去世。长辈看好日子,9月7日出殡。而这一天,我将参加市文明办、市教育局联合组织的“喜迎二十大好人进校园”主题宣讲,不得不硬着头皮,说服长辈,把出殡时间提前一天。
我想,父亲一定会支持我,因为他是参加过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党员,教育我最多的就是“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习近平总书记教导我们:“伟大出自平凡,英雄来自人民,把每一项平凡工作做好就是不平凡”。
今年我56岁了,愿和同志们一起,牢记总书记的嘱托,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做党和人民信赖的新闻工作者,为建设现代化新娄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