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近年来信息化建设的飞速发展,大数据为社会管理提供了新的模式,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在“新冠”疫情防控、热点舆情处置等工作中,在数据共享、资源配置、诉求表达、风险研判、应急管理、行动轨迹描述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让人们对于“大数据”的应用有了更直观、更切身的体会。“大数据”为社会治理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协同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已成为当前社会治理的重要技术手段。
事实上,当前政府在投资项目管理这一方面,基本上已经形成“项目信息树”的雏形,比如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依托电子政务外网,横向联通发展改革、国土资源、城乡规划、环境保护等部门,纵向贯通各级政府,构建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审批监管网络。所有项目均由项目单位网上注册填报获得项目唯一代码(此代码伴随项目建设全程),同时实现信息在线报告,企业和中介机构的信用档案,有关信息依法向社会公开,并纳入国家统一的社会信用信息平台。除涉密项目外,所有核准、备案进展情况均同步公开,企业可凭项目代码实施查询受理情况、办理进程和审批结果,同时管理部门通过电子监察,实现对项目审批的全程跟踪,及时预警和开展责任追究,从而提升政府行政效能。
也就是说,“大数据”在投资项目管理方面已经有了很好的尝试也取得了较好的进展,从一定程度上规范了政府部门的权力运行和行政行为,体现了“大数据”对于“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和政府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的有效提升。
大数据必然会推进政务协同、实现信息的整合共享。推动社会治理体系从政府单向治理走向多元协同治理。只有政府、互联网数据企业、社会组织进行充分的融合发展,推进核心技术持续升级、新业态健康持续发展,建立规范高效的数据管理制度,实现更高水平的网络安全服务,才能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效果。(廖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