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01月25日> > 第15版 > 新闻内容
乡村电影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1月25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吴迪仁

  有一种遥远的记忆,叫乡村电影。

  以前,我们那一带的村子里常常放映电影。哪家老翁做七十、八十大寿,哪家后生娶妻或生子,哪家新屋竣工乔迁,哪家又考上了一位名牌大学生,甚至是哪位老人新造了一副寿木……只要是稍大一点值得庆贺的事,都会放一场电影,以飨广大父老乡亲。

  电影通常都是在晚上放映,在一块较为空旷的空地上树两根杆子,支起幕布,再隔十来米摆好放映机,接好电源,电影就只待放映了。为了吸引观众,放映之前往往要大放留声机,唱一些或时髦或老套的歌曲,有时是《十五的月亮》,有时是《说句心里话》,有时是《铁窗泪》,还有《祝你平安》《我的中国心》……

  放过几首歌,喜好走动和凑热闹的乡邻们便陆续从村庄的各个方向涌来,常常是一家人全部出动,只留下老太婆老太爷守家。年轻的母亲们拉着儿子,扯着女儿,做父亲的则扛一条长凳,打着手电,一路浩浩荡荡的,声势颇为壮观。因为人多,而场地相对狭小,往往人与人挤得很紧,而后来者有的还想挤到中间去,因此要好一阵人欢马叫之后才能安静。当人来的差不多了,场面又安静下来时,在东道主“噼里啪啦“的炮竹声中,电影便正式开映。

  我和姐姐当年也是这些“看客”中的常客。只要听说哪里有电影看,总会早早的把饭吃了,每人提一只小板凳,手挽手的去看,手电从来不打。一到目的地,便迅即找个稍微靠前的位置坐下,细细观赏。我喜欢边看边推测故事的情节发展,往往看到一点点人物变化的端倪或情节发展的苗头,就兴奋地把自己的预测说出来,有时声音很大,换来邻座乡人惊异的目光,每每这时,姐姐便会赶忙制止我,并且对那些乡邻歉意地笑笑。

  对那些好动淘气的小家伙来说,看电影只是幌子,借这个机会凑凑热闹耍点小把戏是真。一幕终了,小家伙们便打个口哨跑出人群,呼朋引伴,绕着场子追逐,急得他们的母亲扯开嗓子呼唤他们的乳名,直到下一幕开场好久,他们才会大汗淋漓地跑回父母身边。有时电影放得好好的,幕布上突然出现一片小黑影,却是一只小手的轮廓,原来是哪位“小淘气”伸出自己的脏手挡住了放映机射出的的光线……在乡邻们的一片笑骂声中,那恶作剧者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冬天夜里,寒气袭人,孩子们在看电影时会捡来一些枯枝败叶,选择一处观众较稀少的地方,燃起一堆大火。枯枝在寒风中迅速燃烧,不时发出“毕毕剥剥”的断裂声,在静寂的冬夜里格外响亮。便会有人迅速跑回自家屋里,拿来几个没洗的红薯,放在火里煨着。红薯渐渐变熟,飘出迷人的香气。不一会儿,孩子们便七手八脚的把红薯弄出来,见者有份地分吃着。一边吃着香喷喷的煨红薯,一边烤着暖暖的火,一边看着精彩刺激的电影,三福齐享,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了。只是会隔远传来自家母亲一些啰嗦的大声叮嘱,譬如不要把衣服烧坏啦,不要到处点火啦,诸如此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村里大部分人家早就有了彩电,VCD、DVD也不少,很多还有了家庭影院,大家都对昔日赶集似的乡村电影失去了兴趣,也觉得累。所以,自从上世纪末以来,乡村电影就日益受到冷落,这几年几乎已经销声匿迹了。然而,我却分外地怀念那简陋的乡村电影,它是那么的温馨、亲切和热闹,格外让人眷恋。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