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02月29日> > 第14版 > 新闻内容
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2月2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期主持 李爱文

  词牌名《青玉案》为宋人首创,其调名源自东汉末年张衡的《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一诗。(“案”的含义历来争议较大。但综合各类史料和文物考证,“案”一字的含义应为盛食的托盘或碗。)又名《横塘路》《西湖路》。该词牌系双调,共六十七字,前后阕各五仄韵,上声与去声通押。此调多有变格。代表作品有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等。音调柔婉,多用于情景交融的题材表述。

  其格律如下: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仄中仄、平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中平中仄平平仄。(韵)中仄平平仄平仄。(韵)中仄中平平仄仄。(韵)中平中仄句中平中仄。(韵)中仄平平仄。(韵)

  【作品赏析】

  青玉案·元夕

  作者/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起拍用把一个空前欢乐的元宵灯会直呈读者。“东风夜放花千树”化用芩参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那一簇簇的烟花在天空绽放,然后像灿烂的星雨一样散落人间,一开始就把读者带进火树银花的节日狂欢之境。“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皓月当空,灯火辉煌,在欢快的奏乐声中,数不清的达官贵人和市井黎民携家带口载歌载舞,通宵达旦,用万民同欢来彰显太平盛世中的繁华景象。

  下片从景物观摩转换到女性描写。“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在这个热闹的元宵节夜里,女人们穿着华美的衣服,戴着靓丽的首饰,欢呼雀跃地随着人潮走动,所到之处,阵阵幽香随风飘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猛一回头,却发现自己的心上人正站在灯光的幽暗之处,似乎在安静地等待词人的一回眸。看到这里才明白:原来上片的灯、月、烟花、凤箫、歌舞交织成的欢腾元夕之夜和下片惹人眼花缭乱的一群艳丽女子,都只是为了那个意中人而写,倘若没有这个意中人在,这瑰丽景色没有任何意义和情趣。这突如其来的巧遇,让词人欣喜不已。词,填到此处,戛然而止,遇到心上人,作者会如何心喜,如何与之汇聚没有向读者作出任何交代,然而,正是这个悬念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

  古人写上元灯节的诗词不计其数,辛弃疾这一阕词可谓奇作。用“一夜”来渲染他“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苦心痴意,终于等来“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前呼后应,可见词人笔墨细腻,文心嘉永。

  (注:“转”和“在”这两字落韵,然而整体衔接和表意都非常好,换任何字眼都无法达到这个效果,可谓瑕不掩瑜。)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