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3月20日,娄底市人民政府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管理办,邀请娄底市就业服务中心主任贺智勇(图中),做客娄底市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电台《12345热线》访谈直播间,就娄底市就业服务等相关工作接受访谈。
主持人:请贺主任先介绍一下娄底市就业服务中心的主要工作职能。
贺主任:娄底市就业服务中心为副处级财政全额拨款参照管理事业单位,归口娄底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理。目前,内设7个部室,主要承担就业援助、职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失业保险服务和就业信息统计等工作。
主持人:近年来国家在援企稳岗扩就业方面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请简单介绍一下2023年我市就业服务部门在落实相关政策方面的成效。
贺主任:一是调整优化稳就业政策。继续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持续实施稳岗返还,延续拓展吸纳就业补贴,及时重启一次性扩岗补助,打好“降、缓、返、补、扩、提”稳岗政策组合拳,形成了稳岗扩就业的系统性、全链条政策支持体系。2023年,全市共为企业减缴失业保险费1.49亿元,拨付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等资金1519万元,发放就业补贴专项资金2.2亿元,帮助企业稳定就业岗位4.3万余个。二是加大政策精准落实。推行“直补快办”经办模式,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兑现社会保险补贴、吸纳就业补贴等政策,对吸纳就业人数多、稳岗效果好且用工规范的中小微企业积极发放“稳岗贷。2023年,共为52家企业授信金额2.47亿元,稳定就业1896人。三是强化就业潜能挖掘。进一步强化对灵活就业人员的就业服务,大力发展零工市场,充分挖掘新经济吸纳就业潜能,持续扩大就业容量。全市已建成零工市场11个,累计推动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网络主播等新业态就业2800人次。
主持人:近期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等重点群体就业状况,请问我市就业服务部门2023年在重点群体就业援助帮扶服务方面采取了哪些积极举措?
贺主任:一是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帮扶。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推进行动,做实做细高校毕业生实名制就业服务,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等困难毕业生实施“一人一策”就业援助,引导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通过参加见习提高就业能力,为1620名困难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243万元,完成青年就业见习860人,发放见习补贴753万元,我市拓宽就业渠道为高校毕业生铺设就业“快车道”获央视新闻联播报道。二是突出脱贫劳动力就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着力推动就业帮扶车间、就业帮扶基地等就地就近就业载体建设,已建成就业帮扶车间461家,带动就业16493人,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4399人。同时,在全省率先设立“就业帮扶车间贷”贷款产品,已推动审核60家就业帮扶车间的贷款申请,授信金额5246万元,稳定就业1449人,有效提升了就业帮扶车间实体就业和扩岗质量。三是突出抓好农民工就业。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完成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3万人。继续着力开展了“点对点”直通专车服务,全市共开出专列4趟、专车49辆,输送农民工6435人外出务工。四是突出失业人员基本保障。充分发挥失业保险兜底保障功能,保障失业人员基本生活,全市已为21641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3019.75万元,为1501人次发放失业补助金146.62万元。五是突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持续打造“大数据+铁脚板”的就业服务模式,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就业服务活动高频率开展,全市共开展专场招聘活动208场次,发布就业岗位近13.85万个,达成初步就业意向2.66万人,帮助1197名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持续推进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主持人: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就业之源,创新是创业之魂。请谈谈2023年我市就业服务部门在支持促进创新创业方面所做的工作。
贺主任:一是持续加大创业培训力度。积极开展SIYB培训、网络创业培训、创业模拟实训及乡村领雁创业培训,共组织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脱贫劳动力等重点人群完成创业培训7991人次。二是进一步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积极落实免除反担保条件、优化经办程序,推动全市创业担保贷款持续健康发展。全市新增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3亿元,其中小微企业贷款3.54亿元,累计带动就业5907人。三是强化创业服务活动引领。成功举办了娄底市首届“材料产业”创新创业大赛、娄底市首届“耀动三湘”网络创业直播大赛等比赛,有效搭建了创业政策宣传、项目展示、资源对接的平台,掀起了全民创业的新浪潮。在全省“耀动三湘”网络创业直播大赛中我市选送的项目荣获二等奖1个、优秀奖1个,市人社局荣获优秀组织奖。同时,连续两年开展“百名导师”走基层创业服务活动,实地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创业服务,推动政策措施真正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四是优化创业孵化基地管理服务。进一步规范基地认定管理,不断完善创业孵化基地服务体系,已督促孵化基地结合实际,梳理创业导师及法律顾问等服务项目8项,并按照“一企一账”建立服务台账。全市已认定县级创业孵化基地13家,在孵实体358家,吸纳就业2000余人。
主持人:2024年刚刚开始,您对今年的工作都有那些打算和安排呢?
贺主任:2024年,我们的工作:一是强化政策落实,扩大就业容量。加强就业政策与行业部门惠企衔接,构建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支持和鼓励民营企业、平台企业和新业态发展,持续增加高质量就业岗位供给。继续优化调整稳就业政策,加大促进就业“降、贷、返、补、提”政策力度,加速释放政策红利,帮助市场主体减负纾困,不断促进就业量的扩容和质的提升。同时,深入实施“创响三湘”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创业培训、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孵化基地、创业活动、创业补贴的“五创联动”,大力激发创业主体活力,提高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
二是聚焦重点群体,强化就业帮扶。持续推进充分就业社区(村)建设,聚焦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农民工、脱贫劳动力等群体,提升“311”就业服务效能,做好就业援助,促进就业。统筹就地就近就业和劳务输出两个渠道,加强省内外劳务协作,扩大劳务输出规模,继续做好“温暖回家路”、“点对点”输送等服务;加强本地岗位归集工作力度,依托“春风行动”“就业援助月”等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和“湘就业”、智慧人社等平台,促进人岗对接。同时,持续完善灵活就业政策,加强快递、外卖、网约车等重点用工指导和监督,加大零工市场建设,支持发展新就业形态。
三是加强职业培训,提升就业能力。持续推进职业培训提质增效,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继续开展“校企合作”“订单式”培训,进一步推进新业态职业技能培训,以新技能拓展就业新空间。继续深入实施“匠心传承”职业技能师资培训行动,进一步加强全市职业技能培训师资队伍建设,提高职业技能教育办学水平。同时,加强劳务品牌建设,继续培育和挖掘一批省市县级特色劳务品牌,引导劳务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强劳务品牌吸纳就业和稳定就业的作用。
四是抓好基金管理,完善兜底保障。持续加强失业保险基金风险防控,完善防控措施,着力提升经办人员能力素质和服务水平,常态化抓好基金安全警示教育,增强纪律规矩意识,确保失业保险基金安全。
主持人:娄底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输出大市,今年春节期间,有许多农民工朋友返乡,请问我市人社部门采取了哪些举措来保障农民工顺利返岗就业?
贺主任:据统计,春节前夕,我市共有39.83万农民工返乡,其中省内返乡16.65万人,省外返乡23.18万人。目前,全市已有39.2万农民工返岗就业,返岗比例达99.72%,其中省内14.84万人、省外24.36万人。
春节前后,我市人社部门多措并举,助推农民工返岗复工、高质量充分就业。一是服务保障到位,力促温暖回家过节。2月4日,我市启动2024年“温暖回家路·返乡创业行”公益活动,期间“就业政策进万家”“湘融湘爱·三湘邮情”“返乡免费专车服务”“返乡创业专项行动”“农民工权益保障专项行动”“志愿服务暖冬行动”等专项行动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出行、快递、就业等方面的贴心服务,让农民工切身感受到家乡的温暖。我市已连续12年举办“温暖回家路”活动,累计服务群众100万人次,发放爱心物资80万余份,便民手册25万余份,广受好评。二是劳务对接到位,力促转移输出提质。春节后,涟源市针对涟商分布特点,组建工作小分队赴浙江衢州等地开展劳务协作对接,进一步深化区域间劳务协作联盟机制建设,织密协作网,扩大协作规模,提高协作质量,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目前,我市共建立劳务协作对接机制118个,与广东、上海、江浙及省内用工大户长株潭等地签订劳务协作协议,与蓝思科技、比亚迪等大型企业签订长期劳务输出合同,组建劳务协作联盟,充分发挥劳务协作促进农民工稳岗就业重要作用。三是点对点输送到位,力促安全快速返岗。2月15日,新化县开出全省首趟点对点专列,1008名农民工免费乘坐专列直达广州、东莞、深圳等地返岗务工。今年,全市共组织点对点专列3趟、专车79次,运送农民工5000余人次。我市已连续5年开展“点对点、一站式”直通专车服务,集中输送农民工外出务工,获得中央电视台等新闻媒体报道推介。四是招聘服务到位,力促充分高效就业。2月21日,双峰县举办2024年“春风行动”现场招聘会暨零工市场启动仪式,将现场招聘会与零工市场作为两个重要抓手,为用工企业和务工人员牵好线搭好桥,提供更加高效、便捷、优质的用工服务,实现人力资源供需双方互利共赢。今年,全市共开展线上线下专场招聘活动64场次,发布就业岗位47901个,签订就业意向7660人次。五是权益保障到位,力促安心体面工作。春节前后,娄底经开区深入园区企业开展根治欠薪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工作考核督查,最大程度维护和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