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炳麟
明妹读中学的时候,我在新化她家见过几回。清秀的模样,眼晴特别有神,一头乌黑的长发轻轻垂落,衬托出她那优雅、聪明的气质。
已经多年从事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我,对明妹的外表有了轮廓后,便开始琢磨其内在。她出生在80年代的农村,父母均为老实巴交的农民。她的姐姐比她大两岁。在一场变故中,两姐妹挤在村小楼上看电影,因人多不堪重压导致房屋垮塌,双双被压,姐姐经抢救无效夭亡,她受轻伤幸免于难。村民纷纷议论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从此,父母对她宠爱有加,视为掌上明珠。明妹进入中学后,父母节衣缩食让她在校餐宿。星期日回到家里,家务农活不让沾手,连内衣内裤的清洗也由母亲代劳。我们在她家时,只见她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玩电脑,从未见她看过书做过作业。与她交谈,她便作婴儿状咿咿呀呀,少言寡语。她母亲告诉我:“明宝在学校还是很听话的,成绩也不错。”但根据明妹的在家表现,我对她的在校情况保持怀疑。
明妹高中毕业后,高考落榜。为了让女儿将来有个好前程,父母只好听从她的意愿,去长沙某民办学校读大专。两年后,明妹告诉父母,她在长沙找到了工作,在某大酒店做服务生,待遇还不错。对女儿从小疏于管教的父母,从内心里替女儿的选择感到满足,总觉得从此可以睡个安稳觉了。但是,好景不长,明妹又像在校时打电话向家里要钱,理由是大城市生活开支较大,加上业余拿本科文凭需交学费和课本费。父母一商量,很快凑足钱以满足女儿要求。当要钱次数越来越多、款额越来越大时,父母要她说实话,为何用钱那么多,否则停止打钱。不得已,明妹只好如实奉告:在网上赌博,想赢点钱减轻家里负担,只因高利贷利息越滚越多,庄家要向法院起诉才出此下策。父母知其原委,如跌万丈深渊,但一想到女儿的处境,只好走变卖和求借之路。
2016年元月,明妹回家过年,遇上了中学时代的同学张某,两人见面如故,互相示好。不几日,男方家托人说媒。明妹父母应允了这桩婚事。明妹虽然同意,但以事业不稳定为由提出两年后结婚,正在县城做快递公司老板的小张只好勉强答应。找了男朋友后,明妹的贪心开始膨胀起来,以各种谎言向男方要钱。婚期如约而至,婚礼隆重而充满农村地方特色。在当地开中医诊所的公婆把明妹放在手心里,一切家务活全由婆婆承担,对她唯一的期许是早生孙子。明妹习惯了衣食无忧、不劳而获的生活,在新家的日子让她深感满足和欣慰。但当她想到生孩子和还恶债双重压力时,她不得不向丈夫哀求,让她回长沙继续工作。明妹的求情打动了小张,他用小车把妻子送到长沙某酒店职工宿舍,来不及吃午饭,便返回新化上班。
在长沙,明妹的“闺蜜”成了她不可多得的知己。同样的工作和食宿,同样的业余爱好和遭遇,把她们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她们想到了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想到了恶债难还不如一走了之;想到了举全家之力偿还债务。明妹在百般无奈之下选择了后者。
明妹面对公公婆婆的“胁迫”,只好把苦衷倾诉于她的闺蜜。此时,“闺蜜”的两个传闻促使她下定了终生不育的决心。明妹采取服用避孕药的极端方法维持着与小张的夫妻生活。半年过去,公婆见儿媳没有怀孕的影子,便催促儿子离婚。一时冲动的明妹竟背着父母在离婚书上签字,自以为很干脆爽快地告别了累赘,恢复了自由。
然而,明妹的自作主张给年迈的父母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父亲眉头紧锁,头疼欲裂。他枯坐着,许久发出一声长长的叹息:“她是什么人?”作为母亲,因为全身疼痛,疲弱的身躯蜷缩在一起瑟瑟发抖,没有言语,只有眼泪。
在母亲的记忆里,明妹从小就是一个聪明乖巧的女孩。做代课教师的她,常常拿着女儿心爱的笔记本电脑给自己班里的孩子炫耀。对女儿未来前景的憧憬变成了她工作的动力和快乐,变成了对女儿的疼爱和百般呵护。只要孩子张嘴说喜欢、想要任何事物,她都会毫不犹豫地加以满足。当时的父亲对妻子的举动看在眼里,怨在心里,却又不断地宽容自己:“什么年代了,谁还讲艰苦奋斗,又不是没这个经济条件,为什么不能让孩子高兴呢?”
然而,现实辜负了父母的爱,拒绝了父母的情。被深深割裂的两个灵魂,感到一阵阵的绝望和无助,只能在黑夜中独自舔舐伤口,默默地忍受着痛苦。
痛苦的煎熬使夫妻俩在一起的时间多了起来,双双呆坐和沉默后,便是相互间的埋怨和数落。丈夫指责妻子从小溺爱女儿,把她惯坏了。妻子则控诉丈夫不关心女儿,只管在外面赚钱,使她失去了应有的管教。然而,指责无用。远在长沙的她陷入恶债无力自拔,打给亲友的电话几乎重复着这样的语句:“请帮帮我,我好无助,网赌输钱了,欠了很多债,再借点给我吧!”可是,任何人,包括她的父母、至亲都不相信她了。她父亲说:“不管了,任凭法律制裁她吧!”果不其然,明妹不久被刑事拘留。公安机关告知后,其父母既没有委托律师维权,也没有申请取保候审。2021年冬月的一天,明妹父母被通知到庭参加宣判会,得知女儿犯诈骗罪判刑两年半,不久将转长沙女子监狱服刑。
回到家里,夫妻俩把自己禁闭起来,大门不迈,窗户不开。太阳高挂,妻子还在蒙头大睡。丈夫比以前起得更早。但起早不是去地里干活,也不是在屋前锻炼身体,而是坐在竹椅上喝闷酒。一天下来,两人茶饭不思,那憋闷的痛苦,无法解脱的烦恼,想逃却也逃不了。到了晚上,丈夫走出家门与朋友打牌,妻子则把自己锁在暗屋里一言不发。第二天,两人浑身疲乏,四肢无力,连抬起手臂的力气都没有。经亲友、邻居多方开导,妻子想得最多的是女儿的无知和贪婪,埋怨她连“没有金钢钻,不揽瓷器活”的老理都不懂,还想网赌赢钱,真是不可理喻。丈夫难以释怀,目光迷离,表情呆滞,仿佛思绪已经飘远,留下的只是那句不断重复着的话语“她是什么人”。
就在明妹成为犯人不到10日,父亲中风了,经抢救活了过来,却留下身体左侧失去知觉的后遗症,其吃喝拉撒、洗漱推拿等全由母亲一人承担。这些变故,做女儿的是不知道的,更不会自责思过。世人常闻常见的箴言“聪明人绝不会被同一块石头绊倒第二次”,能否让即将刑满回家的明妹幡然醒悟尚为未知数。
编后语:没有天生的坏孩子,只有失败的家庭教育。三岁看长,如果在小孩三岁之前,他受到的是健康的家庭教育,对他的成长就会起到定海神针的作用。如果这个时期家庭教育出了问题,那么通过后期学校、社会来矫正就相当难了。我们做父母的不仅要养好孩子,更要育好孩子,在孩子面前要率先垂范,通过言传身教来影响孩子。什么条件好了就不需要“苦难教育”了,那是谬论!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甘之如饴的?如果没有“苦难教育”,他们就只知道贪图享受、好逸恶劳,遇到一点点困难,就不知所措,只知道退缩、只知道怨天尤人,甚至走歪门邪道。结果可能就是一个无以言说的痛,无法弥补的坑啊。就如文中的“明妹”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