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阳霞林
煮烟雨为茗,刷江山为屏。
春天翻开测水河的诗页,我们荡舟测水河听春天吟咏……
在亮丽多姿、浓淡相宜的湘中大地,测水河穿过烟雨迷濛的三月,携夹岸金黄色的油菜花海,撺掇一路桃红柳绿,无忧地唱着欢歌款款而来。那雪白的浪花,顿时翻开文朋诗友们心中无限遐思……
雾似轻纱笼青山,波如琉璃映远黛。3月17日,土著民20多位文友齐聚双峰县梓门桥镇,共访斯地人文胜景。
梓门桥镇资源丰富,物华天宝。境内探明的矿藏有石膏、煤炭、铅锌、黄金等。其中黄金、石膏、煤炭等矿产品开发历史悠久。自西向东缓缓流淌的测水河形似玉带,给这里带来了丰沛的水资源。域内龙行虎跃、起伏连绵的山峰上覆盖着茂密的森林,给全境裹上了四时不衰的盛装。山与水的相遇,构成了梓门桥水绕山环、水秀山奇的旖旎风光。同时,这里四季瓜果飘香,所产红黄橙格外多汁香甜,香铺坳豆腐更是闻名遐迩。
梓门桥之胜景,集测水一河。其流经的古街埠头码头,曾是双峰境内出境还乡的“要埠”,颇多名士“旧踪”。这里留下了本土元代散曲大家冯子振、晚清重臣曾国藩、本土名士朱尧阶、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蔡和森、湖南省(工)委早期领导人高文华与周里、抗日名将宋希濂等众多名人的生活轨迹或活动足迹。解放前的中共湖南省(工)委旧址,便位于古码头数百米远处的睦邻堂。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测水河不仅是双峰的母亲河,更是通联外界的“文脉”。
旧乡留胜迹,美景引新人。在瞻仰完冯子振墓、参观完睦邻堂等地后,入花径,过洁净矮墙小院,穿参差绿翠屋场。众人或登小亭稍息,或临清溪探身,或入花丛留影。吸香纳兰,邂春尽乐,极目还奔。路遇村民,无不笑意盈盈。
最是春色看不足,入目还带十分甜。在且行且看,且走且奔,且笑还歌中,一群被美景融化,被诗意加持的“少年”,不觉来到了街埠头码头。此时正细雨霏霏,薄雾缈缈。空气中清香缕缕,远水近岸皆茫茫,正应了“眼前风景雨来佳”的妙境。
捷足登船,波开水欢。舟浮海市,人入蓬莱。题点江山,画展长岸。眼前缓缓流动的测水河清澈透亮,翠中飘蓝,似可醮水为汁,着色染魂。水中游鱼可见,洄游相从。河底水草招摇,幽欢暗传。
背手站立船头,风撩衣袂,气荡情潮。忽看水映天色招星斗,但观波连浮云展彩旗。时见野鸟凫远波,倏入水中绽莲花。复看白鹭扇风舞,更听惠风传鸟鸣。才眺芳洲平野阔,又睹山峦龙蛇隐……两岸美景,目不睱接。
行至一湾,两山夹峙,南高北缓,水更清幽,冰凉可感。有文友介绍:此处名叫梆潭。相传旧时船行至此,不能鼓噪喧哗,否则必帆倾舟覆。自韶山灌区大坝修筑以来,致束洪缚流,使波平浪柔,行船再无隐忧。传说固不可信,却也为这河湾平添了几分神秘色彩。梆潭南上之峰顶,现存有古老石城墙,当地人猜为古扼江镇守之兵寨。因方志野史均未有记载,其由来已不可考。
测水自梆潭东下至江口与涟水交汇。此河段因水清岸秀,河似玉笛可吹曲,波如翡翠泛灵光,境如仙苑想长驻,最宜泛舟揽胜抒怀,令人心舒意畅,故有“江南小三峡”之美誉。更令世人无不称奇的是:其南岸倒映水中之山带,肖似水中卧佛,形态逼真,远胜雕琢,让“小三峡”更有了祥和之美。再荡舟前行,可睹韶山大坝之美。返而由江口溯涟水而上,可至水府庙库区大坝,一路繁复美景,让人留连忘返。
船行岸退,水护村行。青山排闼,湾转流洄。细柳临水梳新妆,夭桃扶风抹嫣红。那隐现于远处林中的映山红,正一朵朵,一簇簇地攒足了劲儿开放,好像刻意要为每个到来的游人献上春天的盛情……
这样的美景,光看是不够的,还要拍下来,回去慢慢回味、消化、并能酿造成可追可忆可浅酌的诗酒,勾兑更多的美好人生片段。我要把测水河的春天,延长到江到海,到青春老去,到梦之深处。并且邀上儒雅翩翩、从没来过的你,来一起品味测水河……一起到有江南小三峡之美誉的测水河来乘舟鼓风,过长空万里,直下只看测水河——看测水河的潋滟清波铺陈锦绣时光,听测水河的丝丝浪鸣击起你咚咚作响的心鼓,聆测水河神奇的水中卧佛颂唱一尘不染的梵音——
十里测水河,是十里画廊。十里画廊里,不止有春风十里。在此际,它更融入了你从灵魂里过滤出来的高歌——测水河,我愿与你结千年秦晋,同谱一曲春色不老,与山河长合唱。
就算归去,也是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