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04月03日> > 第4版 > 新闻内容
让更多人爱上娄底 ——等待《我家在娄底》第三季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0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2月18日以来,大型主题文化纪录片《我家在娄底》第二季,以多类型、全媒体、全方位发布的形式如浩浩春风在湘中大地上浓墨重彩上线,惊艳了人们的视线,温暖润泽了人们的心房。

  作品整体延续了第一季的风格。第二季的6集作品与第一季的八集作品有呼应、有延续,也有创新尝试。比如《家山》呼应《原乡》,《巧手》《功夫》呼应《传承》,《文脉》呼应《书生》,《沃野》呼应《家园》,《乡味》呼应《烟火》,通过递加效应,进一步深化节目印象、加强品牌影响力,为打造娄底文化IP,又大写了生动的一笔。

  第二季继续通过对湘中地区深厚的人文底蕴、多元的文化元素进行挖掘,展现娄底特有自然生态环境,以匠心独运的拍摄镜头和编辑手法呈现自然、人文、历史、生活等人文风采。节目聚焦“家”的故事主体,主题鲜明,故事精彩,场景丰富,用身边的景、身边的人,身边的物、身边的事,激发人们对乡土、乡音、乡亲、乡情的回忆和对家乡建设的美好向往,很好地渲染了情绪,让受众有共情、有共鸣,凝聚了文化共识,家乡情怀,汇聚了建设新时代的发展力量。

  无疑这两季的作品都非常精彩,获得了成功。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娄底人,同时还是一名人文和自然风光的摄影摄像爱好者,实事求是地说,作品无论是从情怀还是制作层面都很让我心动,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这也让我对后续作品,对“第三季”、“第四季”充满期待、充满遐想。

  回味之余,笔者时常也将自己代入制作团队,幻想如果我是制作人员,下一季该怎么拍、拍什么?通过前两季内容的观摩欣赏,笔者觉得在节目在内容选题方面还可以开放面更宽,包容度更大。

  《我家在娄底》讲的是“家”的故事。这个“家”可以是曾经的“家”——难忘之地;也可以是现在的“家”——生活之地;还可以是未来的“家”——向往之地。

  这个“家”里的“家”人,不只是土生土长的娄底人,还有在娄底这片热土上工作生活的外乡人,同时也包括生活工作在外乡的娄底人,还包括想来娄底工作生活的人。也许他们还不曾在娄底安下温暖的小家,但娄底既是让人心动的驿站,更是让人依恋的温馨港湾。所以我们的镜头可以对准梦里老家、对准我们现在的家、还可以对准“未来”的家和家人。

  这个“家”是不变的乡愁,也是心神向往的诗和远方。家乡是我们成长的乐土,也是大家心灵的归宿。因为它是孕育我们的根,承载了文化底蕴,所以我们无论身处何方,心中那份对家乡的思念和牵挂始终如一。当前,国家正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家乡的建设,同样可以承载我们的憧憬和追求,成为人生旅途中的“诗和远方”。所以我们的镜头可以是探究也可以是展望。

  这个“家”是不变的底色,也是日新月异的欣欣向荣。故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那里有我们心底不变的底色。新时代的建设让我们的生活欣欣向荣更加美好,所以我们的镜头可以聚焦文化传承也可以聚焦创新发展。我们有娄底特有的传统“底”色,也同样有璀璨的发展新“颜”。新型钢铁产业、新材料产业……娄底“材料谷”建设,为我们的“家”增添了众多醒目的新元素,这个大家庭也加入了很多高科技创新发展的家人,他们的故事同样迷人。

  我觉得我们的宣传活动可以考虑设置开放式终端,增加参与度,不只是可以评论、转发,还可以让受众上传自己的“家”故事、“家”图片、“家”视频,不但可以收集更多的素材,也能让宣传活动持续保持热度、放大影响力。当然怎么互动、怎么展示,确实需要下大功夫,花大力气。

  《娄底是我家》目的不只是展示家,而是通过讲好本土故事,凝聚发展共识,让更多人爱我们的家,爱我们的娄底,以更多的爱、更高的热情投身到建设现代化新娄底的热潮中去。(廖永华)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