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目前,正是一年一度春耕工作的关键时期,涟源市坚决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持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全力建设集中育秧设施,全面提升集中育秧能力,积极为稳定全市早稻生产面积打好坚实基础。
在涟源市杨市镇洄水村涟源市敬农种植专业合作社早稻集中育秧大棚内,经过15天左右的培育,现在已经长成了郁郁葱葱的秧苗,预计4月5日后可进行移栽。这座新建成的现代化集中育秧大棚,面积3000平方米,投资60余万元,大棚内安装了喷淋等自动设施,能实现一键式洒水、控温、施肥等智能化操作,有效提高秧苗质量和抗寒抗冻能力。
“集中育秧大棚帮我提高了育秧效率,还降低了人工成本,第一批已经播种了9000盘秧苗,可插大田面积300亩左右,马上开始育下一批秧苗了。这些秧苗不仅能满足我自己的需求,还能帮周边的种粮大户和散户代育秧。”邓孝敬说。
抓好粮食生产是保障民生的头等大事。今年,涟源市大力推进集中育秧,把集中育秧设施建设作为推动双季稻稳面增产的核心举措来抓,截至目前,全市新建集中育秧设施(连栋大棚)13处,建设面积6.56万平方米;拟建集中育秧设施(连栋大棚)19处7.42万平方米。同时,大力推进示范片建设,在示范片采用“统一优良品种、统一机插机抛、统一机械深施肥、统一绿色防控、统一物化技术”五统一的模式,大面积提高粮食单产。
据了解,2024年,涟源市计划种植早稻面积21万亩。截至目前,完成早稻育秧面积21.2万亩,其中早稻集中育秧面积15.7万亩;翻耕大田12.6万亩,确保4月15日前后插田,为今年粮食丰收开好局、起好步。(彭彬华 何仲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