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04月11日> > 第2版 > 新闻内容
侧洞山上杜鹃红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 郭永祥 郭琨根

  梅龙大山连绵起伏,到十里排头铺西端,突兀而立,名唤侧洞山。

  春天的侧洞山,时而细雨霏霏,时而艳阳高照。山上翠竹簌簌,杜鹃亲密盛开。

  山脚下的雷家冲,盛传抗日英雄胡甫乔被日军活活剐了七天,最后英勇牺牲的悲壮故事。

  关于这段往事有多个版本流传,胡甫乔具体是哪里人?究竟在哪里被害?他的真实身份是什么?众说纷纭。

  带着这一连串疑问,我们来到抗战期间原湖南省(工)委机关所在地睦邻堂,打听到胡甫乔次子胡秋和尚在,住在女儿胡琼家里,当即前往探访。

  胡秋和老人患尿毒症多年,他只记得曾在双峰县梓门桥镇街埠头村马弯子坳住过。3月20日上午,我们驱车前往,一路探访了位于光明村刘家铺胡甫乔旧居遗址,及后来胡家租住过的街埠头马弯子坳。

  我们找到了胡甫乔被侵华日军残忍杀害的雷家冲彭家屋场。看模样,屋场曾是大户人家,一根屋柱上留着很多锈迹斑斑的铁钉头。屋前有口水塘,左侧10米独立着一棵合抱之粗的金丝楠树,枝繁叶茂。我们还找到了年逾九旬的知情人曹阳华和黄厚明老人,二老含泪讲述了胡甫乔遇害的过程。

  今年91岁的曹阳华老人,曾是胡甫乔的学生,与先生长子胡秋江(1934—2023,1951年入伍,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后任某部营长)同窗。曹老也是退役老兵,虽年事已高,却体格硬朗、声如洪钟,说起往事思路清晰,如数家珍。

  胡甫乔先生中等身材、文质彬彬,常穿蓝布长衫。先生祖居街埠头村胡家湾,在邻村刘家铺开了个伙铺,先生文采极好,会说日语,算盘珠子打得啪啪响。

  先生家道殷实,生有三男三女(次子被侵华日军杀害,后来两女夭折,仅长女云香和两子秋江、秋和成年),如果不是日寇烧杀抢掳,一大家子团团圆圆其乐融融。

  1944年春节刚过,侵入双峰的日军在铃子山一带抢劫时遭到抗日武装伏击,由掳来的两个民伕抬着伤兵沿潭宝路赶往永丰。那两名民伕,一个是织匠彭加谷,时年15岁,个子虽小,但机警灵敏;另一个是左爱堂,时年26岁,长得高大威猛,他家小店铺被侵华日军一把火烧个精光,对日军恨之入骨。

  俩人抬着鬼子伤兵到了香铺坳,借口抄近路离开了日军队伍,路过堤塘时,将伤兵连同担架一起抛进塘中。不料昏迷的伤兵被冷水泡醒,鬼哭狼嚎般大叫起来。左爱堂见状猛地拿起上了枪刺的三八大盖对着水中伤兵一阵猛刺,伤兵一命呜乎。随后俩人拿着伤兵的枪支和头盔一路飞跑到测水河边,连夜过河,将东西交给了对岸的抗日游击队。

  第二天,日军疯狂报复,大肆搜捕“抗日分子”,烧杀抢掳,无恶不作。胡甫乔和邻居胡印堂(当天被杀害)因此在刘家铺被抓,日军从胡甫乔身上搜出了20张“难民证”。

  据胡甫乔妻弟黄锡清(1913—1999,中共地下党员,铃山村人)后来介绍,这20张难民证,是为了方便地下党活动,胡甫乔千方百计才弄到手的。当时中共湖南省工委机关还隐蔽在睦邻堂,省工委正计划将一批地下党员转去延安。

  日军抓到胡甫乔这条“大鱼”,妄图顺藤摸瓜。鬼子把胡甫乔押往湘乡大本营,先是威逼利诱,继而严刑拷打,鲜血染透了先生长衫,但胡甫乔始终没有口吐半言。不料想一个外表文弱的教书匠却是如此硬骨头。日年无计可施,最终恼羞成怒,将胡甫乔押回街埠头,剥光衣服,绑到雷家冲彭家大屋门前的屋柱上,用铁钉钉住身子。

  这件血衫被胡甫乔长女胡云香珍藏着,直到两个弟弟成年后,三姐弟咬牙将血衫烧在父亲坟上。

  曹阳华老人回忆起来,至今心有余悸。

  乡亲们将胡甫乔先生安葬在睦邻堂附近的胡家湾烂草冲,墓园坐西朝东。他长眠在美丽的测水河畔,永远守护着睦邻堂,每天听着测水河清流淙淙,看着朝阳从东方冉冉升起。

  从此,侧洞山上的杜鹃花开得格外鲜艳,映红了街埠头。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