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04月11日> > 第3版 > 新闻内容
燃气安全防范要强设施更要强意识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1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3月13日,廊坊三河市燕郊镇发生一起爆燃事故,造成7人死亡、27人受伤,引发人们的惊愕和惋惜。近年来,国内多地发生燃气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21年10月21日,沈阳市某烧烤店发生爆炸,造成5人死亡52人受伤;2022年10月29日,赣州某商铺发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18人受伤;2023年6月21日,银川市某烧烤店发生燃气爆炸事故,造成31人死亡7人受伤……

  燃气安全关系千家万户。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我国的燃气使用规模迅速增长。据相关报道,城镇燃气普及率已经达到97.87%,用气人口超过6.67亿。燃气安全关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已成为安全生产的重中之重。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防患于未“燃”,我们既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更要加强安全意识建设。

  燃气安全防范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防范化解燃气安全风险,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关键一环。2022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就联合下发通知,明确加快推进城市燃气管道老化更新改造。对燃气管网设施进行普查建档,建立管网GIS系统和SCADA系统。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高度出发,加快推进城市燃气等老化管道和设施更新改造。从2022年到2023年国家已下达多批资金,对保障性安居工程配套基础设施等城市燃气管道进行改造。娄底市对全市燃气管道情况进行了全面普查,两年内对多达36个燃起管道改造项目投入中央预算内资金超过2.8亿余元,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有效提高了安全保障水平。

  燃气安全防范更要加强安全意识建设

  社会公众是防范和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参与者。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更要加强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安全意识建设,从思想源头上有效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提高社会公众应对燃气突发事件的心理承受能力、应急救灾知识储备和自救互救技能等综合素质,要让公众养成定期检查燃气设备安全、主动安装燃气报警器、不在燃气设备附近使用易燃物品、正确清洁燃气设备等安全意识。让规范用气成为自觉,才能有效堵住燃气安全事故漏洞,做到真正防患于未“燃”。(廖永华)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