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展南
一路巅簸,3个小时就到了刚子哥的家乡——常德市临澧县城。在四妹小炒馆下车。一开车门,一股沁人心脾的桂花香扑鼻而来。抬头一看,人行道边一排整齐的桂花树。这时正好是桂花盛开的季节,满树的桂花,探头探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争相偷窥这几位外地来的美女。顽皮的小芳伸脚一跺,好多桂花一不小心掉落下来。掉下的桂花似乎还在回头求救,有的就攀住树下美女的头发或香肩,且当“救命草”吧——突如其来的袭击,弄得大家满身都是,香喷喷的。
店老板热情地迎上来。“刚子哥可是名人啦!”老板的一句话,让我对刚子哥肃然起敬。早些天,毛院刚组织一场新人作品研讨会,刚子哥的作品集《凉月微弄》名列其中。“该文明显带着湘西北的地域色彩,对‘北瓜文化’进行了一次饶有兴味的梳理,从民间谚语及俗语对北瓜的意义引申,到北瓜的种植、北瓜的收藏、北瓜的烹调以及母亲栽培北瓜的经验,把一个不起眼的北瓜写得活色生香、情趣盎然。”小芳对刚子哥作品的点评早就引起我的注意。
说刚子哥是名人,一点不假。他原名戴志刚,省作协会员,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十五岁发表处女作,先后在《解放军文艺》《散文》《散文百家》等杂志报纸发表作品200余篇。己结集出版散文集《风雨起心澜》《踏歌而行》《凉月微弄》,其中《风雨起心澜》获第八届丁玲文学奖,《踏歌而行》获常德市首届原创文艺奖,散文作品《半堵墙——走进丁玲故居》一文入选《江西省2013年高考语文阅读素材题库》及《湖南省2013年散文精品选》。
事前,刚子哥就打电话给了老板,菜已备好——都是我们爱吃的素菜——看来,刚子哥有女人般的细腻,富有情商,难怪那么讨人喜欢。他让吃了一周油腻肠肚胃都粘了一层厚油的我们痛快淋漓地吃了个饱。
饭后,来到“时间对面”私人影院。这里有“悦读吧”“青春记忆”、茶吧……每个房间的布置各具持色。顶层有书画室,来此的客人可根据爱好自选涂鸦。小芳、小菊饶有兴趣地拿起毛笔写字。“我们这里禁烟禁酒。”服务员一句话,我环顾左右,确实看不到一个烟灰缸,也见不到哪怕是一个小小的烟蒂。不容易呀,来这里的人有官员,有读书人,也有商人,各色人等,不知他们是如何做到不吸烟不喝酒的——要知道,对于那些瘾君子来说,戒烟戒酒似乎比戒饭还难。
翌日,吃过早餐,直奔林伯渠故居。
林伯渠从小追求民主自由,向往光明,曾参加过南昌起义、长征。他曾在日本学习簿记学(相当于会计学),战争年代担任过经济部长、财政部长、陕甘宁边区政府主席等职,被称为红色理财家。1949年10月1日,他站在天安门城楼上,主持开国大典。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一、二届副委员长。
解说员解说得声情并茂。
我们又参观了丁玲故居。在故居的半堵墙前,刚子哥向我们介绍丁玲的先前事迹。这堵饱经沧桑的青砖墙只剩下半截,承载着文学大师丁玲不同凡响的成长故事。“昨天文小姐,今日武将军。”是毛泽东主席对她的褒扬和评价。
其实,这里也有刚子哥的故事。早些年,刚子哥陪50余名文友到此,当时是断垣片瓦,杂草丛生,一片苍凉。因此就有了刚子哥的名作《残墙半堵著沧桑》在《散文百家》发表。“于是,半堵墙,就变成了一块碑,一块无字的丰碑。当年与它相关联的人,与它相关联的故事,都如夜空里天际划过的流星,跌落在潮起潮落的历史长河里,是非曲直,任人评说。”半堵的故事由此为天下人所知。
目前,这里已修筑新房。半堵墙也进行了保护,前坪已硬化,杂草已清除,连墙外的杂木灌丛也被“剿灭”。然而,遗憾的是,再也体会不到《残墙半堵著沧桑》的意蕴。
半堵墙前,大家争相留影,都想粘点文气。
在省城上了10天课,难得放归自然,姑娘们都“疯狂”了一回,小芳把临时微信群改名为“踩疯”。她们完全像一群羁押许久难得有放风自由的人,又像一群背井离乡的游子在久别的母亲面前撒娇。他们学牛叫,下水划船,躺在地上的野花丛中,摘一朵野花插在头上,忘情地跳跃……我忙不迭地拍下她们阿娜多姿的倩影。“啊……啊……啦啦……”小芳扯开喉咙,但讨不回几声回声——河边垂钓的一男一女诧异地看着我们:这是哪来的城里人?
远处群山环绕,连绵起伏。青黛色的山脉似乎急着要向客人讲述李自成起义那场兵戈铁马的战争。刚子哥介绍说,这是临澧的八大古景之看花山和将军山。
“看花山竟没有花?”我提出质疑。
“一到春天,这里百花争艳,可好看啦!”下午,我们又到石门县参观夹山寺。传说,明末清初,大顺帝闯王李自成兵败后禅隐这里住持30年,最后圆寂于此。这里也是誉满东亚的茶禅祖庭。据考证,夹山是“茶禅”“茶道”的正宗源头。这里还是红二方面军指挥部旧址。墙上,“消灭常备队、打倒土豪劣绅”两条标语还依稀可见。刚劲有力的笔迹,仿佛把大家带回到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
令我们始料不到的是,临澧文人层出,他们虽是领导,但也有毛院学兄,也有出版过专著的,都是文学的孜孜追求者。我不禁发出感慨:“我见过了真正的湖湘文化发祥地。”“这里连房地产开发商的楼盘命名都充满书香味。”一旁的小芳颇有同感。
酒足饭饱,互留微信号。然后走进“悦读吧”。大家来了一场即兴“文化沙龙”。各人朗读一首诗歌。应大家的要求,我用双峰话朗诵刘书记的诗作《荷包花》,惹得他们引俊不禁。刘书记还拍了视频在群里,大家情不自禁地跟读——我也扬长避短,自豪了一回——这是他们无能所及的呀。
“人生相聚两依依,人生聚散终有时。”时值子时,余欢未尽。“欢迎再次来临澧作客。”“临澧欢迎你。”主客依依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