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05月23日> > 第16版 > 新闻内容
一次与自然的震撼对话:跟着直播去科普 ——记“穿越大熊山科普直播”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5月2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穿越大熊山科普队出征仪式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副教授杨泽良科普生物知识

 

  △穿越大熊山户外直播室

 

  △科普一队攀爬穿越原始次生林

 

  △科普二队边行进边科普

 

  △科普队发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石蛙

 

  5月16日,娄底市广播电视台组织实施了“穿越大熊山科普直播”活动。用13个小时的直播,把一个生态良好、物种多样的大熊山展示给世人,更通过媒体直播,发动大家一起保护生态、热爱森林、敬畏自然,守护好美丽家园。

  科普直播贯穿全程。大熊山国家森林公园是湘中物种基因宝库,95%的土地被茂密的森林所覆盖。直播中,观众跟随两支科普队的脚步,一同深入到川岩江源头那片神秘莫测的原始次生林。全国独有的新品种金星凤丫蕨、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野生石蛙等动植物画面被捕捉,被一一呈现。无论是娇小玲珑的动物,还是繁盛茂密的植被,亦或是令人耳目一新的清新空气,让人流连往返的八仙岩瀑布,都深深吸引着科普队员与看直播观众的目光。两支队伍一路穿越,一路探索,一路科普,不断发掘原始次生林的奥秘与神奇。观众在享受视觉盛宴的同时,也在科普直播中获得丰富的知林、爱林与护林知识。

  徒步森林挑战极限。无尽的绿色迷宫中,每一步都是对勇气与耐力的考验,更是对自我体能的极限挑战。两支科普队的队员由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授、讲师,娄底市广播电视台直播团队、户外探险队和科普志愿者组成。他们穿越密集的灌木丛,攀越陡峭的山坡,跨越水中长满青苔的石头……森林中的道路崎岖不平,布满了各种障碍物。队员们相互搀扶、紧密配合,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毅力,最终完成挑战。这不仅是对身体的考验,更是对意志的磨砺与心灵的洗礼。

  野外拉练拿捏未知。这次活动是娄底广电媒体践行脚力、脑力、眼力、笔力的一次成功尝试。“穿越大熊山”是集科普教育、环境保护、户外探险、媒体直播于一体的创新实践,从策划到执行,从探路到穿越,每一步、每一环节都体现了团队的智慧和努力。直播室与导播台设在海拔1000米左右的原始森林农家乐,直播团队与科普团队的工作均在户外完成。这场直播活动犹如媒体融合的一次野外拉练,实战中未知与风险无处不在。地理环境的未知是最大的挑战,森林中的野生动植物也存在潜在的危险,长时间徒步会导致身体脱水和中暑。这场野外拉练,团队互相协作战力爆棚,在未知中寻找规律,在挑战中寻求突破,直播团队与科普团队精准把控流程、顺势拿捏未知,让这段穿越经历成为每一个人最珍贵的人生财富。

  呈现效果超出预期。本次活动收到极好的直播效应。为精彩呈现,娄底市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派出了由30人组成的直播与视频制作团队,组建了21人的科普队与20多人的保障队。市广播电视台三大官方新媒体平台娄底融媒(视频号)、观娄底(抖音)、无限娄底APP不间断直播795分钟,为市台史上最长的一次户外直播,观众人数累计达20万人次。活动共发布短视频21条,其中直播现场即采即发10条,在新媒体平台掀起了一股“穿越”热潮,短视频浏览量超2000万人次。湖南卫视和湖南经视为活动点赞,播发稿件2条。

  人生就像一场穿越。向穿越大熊山的勇士们、智慧的科普者、辛勤的守林人、创新的娄底广电人献上最深的敬意!因为他们,观众得以目睹山峦叠嶂的雄伟;聆听溪水潺潺的温柔;品味那自然之韵的和谐。他们的足迹,不仅在大熊山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更在受众心中种下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的无尽感慨与敬畏!(王欢)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