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秀媛,娄底市第一中学附属星星中学教师,从教23年以来,担任过多年班主任,多次被评为校优秀工作者、优秀教师、骨干教师以及优秀班主任。在优秀教师的身份背后,她其实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曾经的军嫂、现在的警嫂,这两个光荣的“称呼”,意味着她在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的人生历程中要做出超乎常人的牺牲和奉献。
陆秀媛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从小就立志成为一名教师。2001年,刚从冷江师范毕业的她就来到新化孟公镇坪坻小学,走上了教师岗位。2003年,又以良好的成绩招聘分配到了新化枫林中学任教。2009年,带着对军营的向往和对军人的信任与崇敬,她与远在广东湛江服役的青年军官刘正升走进了婚姻的殿堂。
从军嫂到警嫂秀外慧中贤内助
“军嫂”之所以“光荣”,是因为“军嫂”这一特殊的群体往往要为另一半分担责任,做出更多的牺牲和奉献。结婚后的陆秀媛仍然在老家学校工作,那一年,她带初三毕业班教语文兼班主任。为了学生体育中考能考出好成绩,她总是亲自带着学生练习跑步。有一天跑步时忽然出血,到医院检查才知道自己怀孕了。怀孕后最难熬的孕吐并没有眷顾她本就瘦弱的身体,体重减轻、血压降低、头晕……两地分居的陆秀媛多么希望丈夫能回来陪陪她,可她又觉得不能让为国戍边的丈夫分心,毅然独自咬牙坚持。儿子出生时,她熬过分娩痛苦的10多小时,攥紧拳头却没流下一滴泪。当丈夫和她视频通话时,她还面带笑容地宽慰电话那头心疼痛哭的丈夫:“你哭什么呀?母子平安,没事的!”就这样,她用异乎常人的坚韧一力承担起这个家庭的重担,一坚持就是十多年。
2021年1月,她的丈夫脱下军装换上警服,成为娄底市长青派出所一名人民警察。然而,从军嫂到警嫂只有“称呼”的转换并没有“角色”的转换,原以为丈夫回到地方工作后,就可以过上正常家庭生活,让陆秀媛没想到是,身为警察的丈夫不是值班备勤、外地出差集训,就是蹲点守候。照顾子女、赡养老人……家里的大小事务仍然落到了她柔弱的肩膀上。
“军功章啊,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这是陆秀媛一直喜欢听、喜欢唱的一首歌。正是陆秀媛这个坚强后盾的有力支持,丈夫刘正升在事业上取得突出成绩,2015年被南部战区海军装备部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16年被该部评为优秀基层士官,同年荣立三等功一次。2022年被评为娄底市公安局优秀共产党员,2023年获娄星分局嘉奖表彰。
从家园到校园心底无私秀满园
2021年1月,陆秀媛随丈夫转业安置到娄底市第一中学附属星星中学工作,学校希望她接手初三毕业班的教学,虽然她深知面临中考,带毕业班责任重大,但她毫不犹豫的答应了。年迈的父母身体欠佳不能帮她带孩子,当家庭和工作不能兼顾时,舍小家顾大家,陆秀媛把2岁半的女儿,送去幼儿园托管。那年冬天很冷,她仍然坚持每天7点40分前赶到学校给学生上早读。丈夫不在家时,她要给大儿子做好早饭,再拉起睡梦中的小女儿一起去学校,上完早读后再送去幼儿园。为了不打扰学生早读,她总是把女儿放在教室外。有一次,上完早读后,她发现教室外小女儿尿裤子了,小小的身体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她强忍泪水心疼地抱起了女儿。
在教研上,她不断开拓进取,不断用新理念新方法充实自己的教学理念,积极申报课题、撰写教学论文。申报主持了市级课题《教学评一体化在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中的教学运用与研究》,撰写的论文《以大概念为核心的初中语文大单元教学策略》获国家级一等奖;《“双减”背景下初中语文大单元作业整体设计的探究》《让对联文化走进初中语文课堂》获得省一等奖。2022年、2023年,她带领团队参加湖南省集体备课大赛,分别获得省二等奖、三等奖。在学校“青蓝教师工程”中,主动关爱指导青年教师,使他们迅速成长为学校的教学骨干。2022年她本人获得湖南省人文科技学院文学院教育专业实习指导专家。
陆秀媛和她丈夫,一个用忠诚守护一方平安,一个用知识呵护桃李成长,彼此的忙碌成就了岁月静好,用坚守与奉献诠释着最美的家庭风采。“她用柔肩担重任,撑起一片天,当好贤内助;同时也用一支粉笔,孕育满园桃李。”这是同事对陆秀媛的评价,也是陆秀媛用坚守和无私谱写的奉献之歌。(王友专 廖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