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7月17日,娄底市直机关工委组织市政府办、市委统战部、团市委、市发改委等第一片区21个市直单位的机关党委书记、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党支部书记172人来到娄底市住建局城建档案馆“四强”党支部建设现场观摩,并召开工作经验交流会。会上,娄底市城建档案馆党支部负责人作典型发言,该馆的党建工作受到与会人员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该馆继获得湖南省巾帼文明岗、全省档案先进集体、市直机关红旗支部等荣誉后,再次“出圈”。
△7月17日,娄底市直机关第一片区“四强”党支部负责人现场观摩市城建档案馆党建工作
△企业为市城建档案馆送锦旗
△市城建档案馆参加全省城建档案技能比赛
△市城建档案馆开展清河净滩主题党日活动
从1949年设立新化县到1999年国务院同意撤销娄底地区设立地级娄底市;从2008年12月娄底吉星路(南段)通车,吉星大桥开工到娄底全力打造中部地区“材料谷”,至2024年5月“材料谷”集聚规模以上企业497家……一卷卷文字、一张张图纸、一段段影像,娄底市城建档案馆收藏着的档案真实记录着娄底道路桥梁、建筑楼宇和地下管网等原始数据,也生动诉说着娄底发展的经历和改革成就。
匠心建造留住回忆
历史的烙印、发展的足迹,留存在城市的一砖、一瓦、一石之中。城建档案,是锁住城市记忆的重要载体。走进娄底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一楼迎面而来的便是见证娄底追高逐新、腾飞发展的时代答卷,一张张藏馆珍贵的图片资料记录着娄底从郊野天地到高楼耸立,从“零基础”到产业高地,从主城区边缘到“材料谷”的辉煌成绩,全面展现了娄底在城市建设、住房发展、产业发展、市政设施、生态文明等方面的跨越式发展。
“这几年,是娄底发展速度和质量全面提升的几年,不仅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一千多亿元,综合实力不断壮大,跻身高质量发展全省第一方阵……悉数城建档案馆的馆藏资料,我们可以从一个个项目中,看到娄底在城市建设、产业发展、营商环境、配套完善等方面的巨大变化。”7月17日上午,娄底市城建档案馆党支部书记、馆长曾鸿均在展厅里指着一张张珍藏的照片向第一片区机关党委书记、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党支部书记介绍着娄底快速发展的历程。
近年来,娄底市城建档案馆党支部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倾力打造“‘档’心向党,兰台先锋”党建品牌为抓手,深入推进“四强”党支部建设,形成了党建与业务两融合、双提升的良好发展态势。
娄底城建档案馆成立于1982年,目前该馆馆藏档案19大类、108属类、15万余卷,成功创建国家二级城建档案馆。随着娄底城市更新不断深化,配套设施不断完善,城建档案的馆藏结构也在从以房建为主,到目前涵盖房建、市政设施、工程规划、城市管线、声像档案等多个类别,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刻录下娄底建设的最美光彩。
服务提升传递温度
“热情周到有担当,心系企业办实事”,在娄底市城建档案馆服务大厅,一面面锦旗诠释着娄底市城建档案馆倾心为企业服务的足迹。
梁赛黎是碧桂园娄底区域负责建设领域档案资料整理、报建的负责人,“我非常感动,感动于娄底市城建档案馆对我们企业的服务态度,感动于他们的专业素养,感动于他们的敬业精神……”
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拆违拆临、室外管线施工……这些都离不开建筑物的“出生证明”,这些“出生证明”就是城建档案。城建档案对很多人来说也许比较陌生,但其实和大多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娄底城建档案馆发挥的不仅仅是档案保存的作用,馆内珍贵的资料也为娄底城市建设、规划发展提供了重要依据。切实加强老建筑资料的搜集利用和现有馆藏资源的开发利用,真正做到留存城市记忆、服务城市发展,是娄底城建档案馆的重要工作。
通过对城建档案的利用和分析,可以为城市建设的科学规划和管理提供决策支撑;从具体业务来说,工程后期的维护、管理、改建、扩建,都需要城建档案作为依据;从法律角度,涉及工程、房屋的纠纷,城建档案是最令人信服的证据。
梁赛黎与娄底市城建档案馆打交道始于碧桂园翘楚棠项目的前期报建工作,“对于项目报建,我开始是完全摸不着头脑,我担心会将工作搞砸,但让我意外的是,娄底市城建档案馆主动介入,支部委员、副馆长孙奇志更是悉心指导我如何做资料,如何在短时间内完成前期工作……”在这以后,梁赛黎只要碰到“急难愁盼”问题,都会找孙奇志“聊聊”,她们在“聊聊”中既解决了问题,又成为了朋友。
吾悦广场项目是我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项目启动前期,娄底市城建档案馆就提前介入,指导项目如何报建、如何进行档案专项验收到出具验收证明。“在他们帮助下,我们缩短了验收和办证的时间,简化了办事程序,为我们‘交房即办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我们楼盘的销售情况良好,房价企稳回升……”吾悦广场项目部负责人说道。
与此同时,去年来,市城建档案馆走访慰问困难群众23人次,圆梦“微心愿”12个,捐款捐物3万余元。积极帮联基层党组织建设,开展“清河净滩”行动,捐助资金11.5万元,帮助新化县上梅街道大洋江圆满建成碧水支部。
今年6月,为策划办好“青春娄底,伴我‘城·长’”——娄底城市建设发展档案图片展,娄底市城建档案馆作为主要承办单位之一,面对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等诸多难题,第一时间成立党员攻坚小组,从浩如烟海的档案资料中精心遴选最具代表性的图片和文字资料,生动展现了娄底城市建设发展的辉煌历程,吸引了4万多名市民参观,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智能服务助力蝶变
娄底市城建档案馆积极开展城建档案上门服务、跟踪服务、延时服务,紧跟时代步伐,以互联网+为手段,推出“线上查档“线上移交”智能化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让企业群众少跑腿;确保地下管网平稳运行,建立地下管线平台,并将数据资料接入馆中……这一件件实事,是城建档案智慧引领助力娄底发展的最好见证。
走进档案馆大厅,工作人员可以提供智能导办、办事咨询、政策宣传等服务,而且全部可以在线上完成,智慧档案馆一体化管控平台既可以针对库房实体环境提供恒温恒湿的实时监测与自动调节,烟感、门禁、防盗功能一应俱全。在查询方面,电脑上简单操作,只需要15分钟便可完成调档和归档操作。
在不闭馆连续服务不间断模式下,历时8年圆满完成馆藏档案电子化工作,是娄底专业档案馆中唯一的一家电子档案馆。同时,遴选党员技术骨干组成攻关小组,在全省率先研发成功“建设工程电子文件流转与归档管理系统”,试点项目娄底中心城区紫旭名园成为全国第一个运用该系统成功完成的项目,杭州、成都等地的城建档案同仁纷纷前来考察学习;创新研发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平台,运用现代化先进技术保障城市安全运行,有效解决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混乱问题,得到省住建厅充分肯定和推广。
城市因档案有了记忆,档案因城市的发展拥有了价值。下一步,娄底市城建档案馆将进一步提升档案管理智慧化水平,依托智慧城市大平台与档案管理系统的互联互通,为企业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城建档案服务,奋力推动住建事业和档案工作高质量发展。(王友专 李赛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