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份以来,娄底积极探索“全民管城,共治共享”城市社会治理新模式,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在基层治理创新中的政治引领和统筹推动作用,通过进一步增强基层治理创新的系统性、整体性和科学性,大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城市治理,聚焦民情民意民心,解决老百姓的急难愁盼问题,着力改善城市面貌、规范城市治理、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实现共治共享。
近年来,娄底成功创建了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等国字号荣誉称号,在城市管理和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人们对生活环境、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娄底开展全民管城共治共享工作,就是回应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积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具体举措。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全民管城共治共享”就是变“被动管理”为“主动服务”。构建好“部门、镇街、社区、网格”四级联动工作机制,形成自下而上的工作体系,破解“卡点”、打通“堵点”,提升社区服务功能。如活动的先行先试小区,娄底市市人大市政协家属院落是一个建成已达47年,有着6800余名居民的老院小区,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区在管理上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解决的难度越来越大。工作开展以来,通过发动300余名党员进小区,群策群力推动垃圾站和垃圾分类设施、功能性亮化、停车泊位建设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问题的解决,小区人居环境日渐提升,用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实效呼应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治是方式,共享才是目标。湘煤机清潭小区发展60多名志愿者组建“湘煤红”党员突击队,推选楼栋长和单元长,积极开展环境大整治,小区面貌大幅改善,实现了从“弃管”小区逐渐向自管小区的转变,就是城市管理全民参与的生动实践。
开展全民管城共治共享工作,建设更加美丽宜居的温馨家园,是大家共同的事业,只要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积极探索城市管理“新模式”,凝聚发展“心力量”,实现决策共谋、建设共管、效果共评、成果共享,就一定能够找到走好具有时代特征、区域特点的新时代娄底基层治理路径。(廖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