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最近,娄底的一条“文明线”,受到大家广泛关注。
今年6月,娄底市城管执法支队发布《关于中心城区临街餐饮门店跨店划线经营专项工作方案》,允许处在中心城区、临街干道和交通流量适宜地区的餐饮门店“跨店经营”,并上门划定“跨店经营”的区域范围。餐饮门店只要在黄线范围内规范文明经营,就不算“占道”。目前,市城管执法支队共对中心城区68家餐饮门店统一施划了“跨店经营”黄线。
午饭时间,餐饮店老板将桌椅搬到店外,擦干净请顾客坐下点餐;夜幕降临,他们在门口撑起折叠椅,开启夜晚轻松时光……
“店外经营不仅让我们店家获利,也给市民提供了更好的消费体验。”“坐在店外吃饭聊天更舒服自在!”近日,城管执法人员巡查发现,这样的举措获得了不少商家和顾客的双重称赞。
有温度——“在店外吃酒聊天,更舒服自在”
绿树掩映的餐饮一条街上,飘来浓浓的炒菜香。
“这里,就是我心中娄底美好的样子。”晚上9点,顾客李先生挽着好友走进新化五大碗,点单后,两人挑选了店外的位置坐下。
“闷热的夏天,坐在店外吃饭聊天更舒服自在!我们坐在这里,也完全不会影响行人通行。”饭店常客、住在附近的吴某,坐在店外等人,“现在我们可以坐在店外聊天赏景,当然也要守好规矩,不把椅子拉到线外。”
有精度——逐家了解店面需求,因地施划
每一条标线背后,都有着周到、精确的考量。
走进贤童街餐饮一条街,不难发现,各店施划的标线中,不同区域,范围和长度略有差别。“我们在《方案》基础上,逐家了解店面需求,为店家量身打造方案,虽然都是餐饮店,但每家店适当跨店经营的方案略有不同。”该区域的“门前三包”管理负责人说道。
有态度——商家们自发遵守管理规定
感受到城市管理的温度后,商家纷纷自治自管、拿出自己的“态度”。
“理解是相互的,商家很快也行动起来。”划线后,各餐饮商家自发提出要做好“门前三包”管理,“超过休息时间,请客人移步室内”“特别在比赛时期不可进行摇骰子、划拳等容易产生噪声项目,并时刻注意控制客人音量”……商家们一起讨论,想出自己“适当跨店经营”可能会对周边居民产生的影响,一条条列出,并做好避免发生这些不文明行为的约定。
在以前未施划标线时,商家经营时常把桌椅摆到店外,即使劝导纠正也容易反复,现在,商家不仅经常向执法人员请教市容市貌管理规定,还自己负责监督夜间噪声扰民等不文明行为,积极维护经营环境,共建共治文明城区,市容秩序得到了进一步规范,城管执法工作人员说。(段霞 彭希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