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妹现在在学校很开心,是大家公认的开心果,老师们都说她像个小太阳。”近日,在新化县人民检察院专职委员何晓燕的办公室,被救助人袁某慧的表姐高兴地说,表妹现在和自己一家住在一起,生活有人照顾,心态很阳光。
据何晓燕介绍,两年前,年仅7岁的袁某慧被人侵害导致重伤,急需救治,其母亲系智力障碍人士,家庭非常困难,无力承担医药费,请求检察机关给予司法救助。新化县检察院调查核实后认为袁某慧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申请省市两级人民检察院开展联合救助,衔接民政等多部门给予多元帮扶,进一步加大救助力度。同时,检察机关针对袁某慧的母亲罗某系广西某县超生人员,未办理户籍登记,无法获得各项低保、补贴等帮扶情况,组建三级院工作专班,统筹解决了相关问题。
“由于认识存在偏差、教育方式老化、家庭参与不够、师资力量不足等原因,一些中小学的法治教育容易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入脑入心。”新化县司法局副局长马丽萍说,案件发生后,新化县司法局围绕防范未成年人性侵害、校园欺凌等重点内容切实落实普法责任,督促有关方面不断完善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机制,加大法治教师培养力度,不断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
据新化县检察院副检察长陈朝晖介绍,县检察院积极与县民政局、县妇联、乡村振兴等部门联动,构建了多元救助机制。各部门在发放司法救助金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解决低保、民政救济、安排就业岗位、纳入监测户帮扶、心理救助等多种方式,为申请人提供全方位帮扶,不断丰富司法救助模式,实现司法救助与社会救助深度融合。
这是娄底市检察机关大力推进司法救助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近年来,娄底检察机关着力推动司法救助从被动救助向主动救助转变,从单部门救助向多部门联合救助转变,从单一救助向多元救助转变。2024年1-7月,娄底检察机关共救助13人,金额16万元,给予有需要的人最温暖的帮助。(江铭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