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08月22日> > 第13版 > 新闻内容
明镜井的传说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六百多年前,安化县常安乡财神坳下,一口古井常年涌珠喷玉,最大涌水量每小时约六百立方米,井水灌溉着十平方公里范围内的二千余亩农田,与涟水汇合,流入湘江。

  据说,这口井原来没有名字的。约在六百年前的安化县麻溪河畔,住着一名水性独特的水手,经常在河边驾船捉鱼。有一天,水手在梅山麻溪大河的一个深水潭里,发现一个圆洞,水流直向洞里流去,流速特快。对一个识水性的人来说,他知道这不是旋涡,这洞里的水一定有个出口。于是水手用了几十麻袋谷壳沉下潭底,随水流入洞里。然后,水手扮成卖砂罐的商贩,沿陆地四方打探。

  不久,果然打听到安化县常安乡第三保的一个井里夹杂着谷壳流出。当时这也算是件离奇之事,几天后井水又恢复原状。水手得知后,立即来到财神坳下。见到这口井流量大而又清亮。水手起了贪财之心,回去后立即用一口大铁锅,把深潭里的那个圆洞堵住,几天后明镜井的水就断流了。

  随即水手仍扮做卖砂罐的,来到明镜井前。因井水忽然断流,当地村民焦急万分。他对当地村民说这是邪气,他有办法,说他家有治怪驱魔的本领,不过要三百两银子的酬金。迫于无奈,当地人只好答应了。但条件是井水恢复原状才付款。水手随即摆起香案,装模作样的念咒作法驱魔。回到家里后,他把堵洞口的铁锅掀掉,井水自然恢复。他到财神坳要了酬金,便回家了。

  三年后井水断流重演,不久水手又挑砂罐来到明镜井,他说这口井邪气太重,如果要他再治,酬金要多一点才行。水乃生命之源,当地人无计可施,只好又答应他。但暗地里派人跟踪水手,得知了井水断流的原因,如此一来真相大白。当地人为了永绝后患,对这个贪婪之徒起了杀人之心。

  当水手前来要第二次酬金时,便把水手拿下,点起香烛于井前,将其头砍下祭井。从此,这口井得其名叫“人祭井”。大约又经过几代,社会文明在进步,“人祭井”这个名字实在不文雅,后有文人提出,井泉如此清澈、明亮如镜,故才改名“明镜井”。这个故事至今仍在当地流传。

  附注:明嘉靖癸卯年(1543)《安化县志》载,“明镜泉在县南一百二十里,水清如镜,分流众溪,四岸平坦,广五丈许,深不可测。常满,不涸不浊,由湘乡黄莲塘入湘江。”清代《同治县志》载,明镜属常安乡三保明镜团。民国时期为安化县玉马乡第三保明镜井。1949年10月,为安化县第四区明镜乡。1960年1月,为娄底市明镜井公社(1962年10月复归涟源县)。1968年10月,斗笠山公社并入明镜井公社,为明镜公社。1983年为明镜乡,1984年改明镜乡为斗笠山镇。1995年,斗笠山镇与甘溪乡合并,组建斗笠山镇。(刘秋阶)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