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08月29日> > 第3版 > 新闻内容
欣闻村干部不用“坐班”了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现在随着反对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大气候的来临,有些地方开始取消不切合农村实际的村干部“坐班制”。这是一件好事情。

  笔者作为一位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村干部,对村干部的工作有更深的体会。那时候村干部大部分时间是想方设法壮大集体经济、组织村民搞公益事业、开展中心工作。除了干好自家的农活,就是奔走在田间地头、农家院落,很少有时间“流窜”于各种会议室,更谈不上在办公室“坐班”。也许有人要问了,村民要找你办事去哪找啊?除了急事,一般是晚上到村干部家里来,借着灯光办。

  现在很多地方要求村干部和一级行政机关的干部一样,按时到村部打卡签到,关注各种微信群动态,所有工作要有据可查等等。过多注重形式,忽略了村干部的工作特点、忽视了工作效果,让他们把有限的精力都花在了没有实际意义的“应付”上,成为浮于表面、“部”而不“干”的“干部”。结果是:村干部自己很累,工作成果却不佳。

  村干部本身就是农民,不能离开土地,根本不应该穿着干净的鞋袜待在办公室里,还是要扎根泥土,深入百姓。如果一个村干部整天待在办公室,不深入村民家里了解村情、不到一线了解村民的所思所想,也是以会议传达会议、在各种微信群里打卡、拍照留痕,基层工作怎么做得好?如果一个村干部五谷不分、不熟悉农时,怎么去带头搞好农业生产?中国人的饭碗怎么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常常有人议论,“上面的政策是好的,就是下面执行有了偏差。”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还真不是村干部的水平和能力问题,而是村干部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领会上级精神实质,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结合本村实际研究落实。往往是忙于简单地“复制粘贴”,向上级“交差”。

  还有“官大一级压死人”。村民委员会是最基层的自治组织,什么部门都可以向他们下指示、发号令、提要求,村干部无路可退、“无路可逃”。一个村干部居然被迫加入50多个所谓的“微信工作群”。要关注这么多个群的信息,哪里还有心思去干实际工作?

  “上面千头线,下面一根针。”农村是基础,所有工作都在这里落实、见成效。如果该做的事情没做好,不该做的事情又弄得村干部疲于奔命,农村要更好更快地发展,乡村要有效振兴,难度可就大了。我们回头一想,“千万工程”、枫桥经验、油溪桥村的积分制,哪一个不需要实干?所以,只有把村干部从各种应付性工作中解脱出来,减少形式主义,减轻不必要的负担,让他们回归村干部的本真、脚踏实地干实事,才能成为新时代的得力建设者,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石。

  当然,防汛抗旱、森林防火等特护期,要求村干部适当“坐班”,那是必要的。至于以不用“坐班”为由,天马行空找不到人,那样的村干部,组织和群众也是不会答应的。(谢昕华)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