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08月29日> > 第11版 > 新闻内容
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29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 本期主持 李爱文

  破阵子,一名《十拍子》。唐教坊曲。陈旸《乐书》:“唐《破阵乐》属龟兹部,秦王(李世民)所制,舞用二千人,皆画衣甲,执旗旆。外藩镇春衣犒军设乐,亦舞此曲,兼马军引入场,尤壮观也。”按:《秦王破阵乐》为唐开国时之大型武舞曲,震惊一世。玄奘往印度取经时,一国王曾询及之。见所著《大唐西域记》。此双调小令,当是截取舞曲中之一段为之,犹可想见激壮声容。六十二字,上下片皆三平韵。

  其格律如下: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平平。(韵)中仄中平平仄仄,中仄平平中仄平。(韵)中平中仄平。(韵)

  【作品赏析】

  破阵子·为陈同父赋壮词以寄之

  作者/辛弃疾(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这阕词为“壮词”壮的是抗金军队的阵容和豪迈意气。起拍“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上句是现实的生活写照,下句写醉酒后的梦境。此时词人被罢职赋闲,耳闻目睹金人入侵,山河欲碎之时忧心如焚,却只能借酒浇愁。酒醉之时,词人拨亮灯火,深情地端详着自己心爱的宝剑。“挑灯”“看剑”这一连动描写,写出了词人内心的愤恨与抑郁,灯光与剑光交相辉映,折射出一种特有的壮烈气氛,词人恨不得身在刀光剑影的杀敌阵地中抗战杀敌的愿望呼之欲出。“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营中将士分食烤熟了的牛肉,振奋人心的战地音乐不绝于耳,词人以一组工整的对仗刻画出军营的生活状态,味道之浓烈、声音之雄壮似乎真实可感,达到了让人身临其境般的效果。“沙场秋点兵。”秋天弓劲马肥,正是征战的时节。

  过片“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句连用两个比喻“的卢”“霹雳”,让读者清楚地看到英雄骑着快如的卢的战马风驰电挚的飞奔战场,手持强劲有力的弓箭英勇杀敌,发出如雷般的声响。词人抓住弓和马两个典型意象加以刻画,以小见大,把一幅风尘蔽日惊心动魄的战斗情景跃然纸上,让爱国将士们冲锋陷阵,所向无敌的英雄气概,历历如在眼前。这是壮词壮景的进一步烘托,也是壮词壮意的进一步生发。“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天下事”指收复失地,“生前身后名”意思是生前死后都留下为国家,民族建立不朽功勋的美名,字里行间洋溢着爱国激情。这两句意味着词人看到大功告成,踌躅满志,从内心发出欢呼声,语调也转为轻松而大气磅礴,使词的感情再度升华。结拍“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高昂的气氛一跌千丈,吐尽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概。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截然不同,抒发了词人报国有心,请缨无门的悲愤心情,使全词笼上了浓郁的悲凉色彩,结句与首句相呼应,都是写现实生活的感受,与中间梦境形成强烈对比。

  整首词气势恢宏,从结构上看,构思奇特。摒弃了填词常规上片写景,下片寄情的传统手法。除首尾两句写现实生活外,中间全部写梦境,过片依旧。梦境写得雄壮,现实写得悲凉;梦境写得酣畅淋漓,将爱国之心、忠君之念及自己的豪情壮志推向顶峰,结句猛然跌落,在梦境与现实的强烈对照中,宣泄了词人壮志难酬的满腔悲愤之情。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