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的娄底市电视发射台微波传输铁塔
□ 陈海洲
回忆创建电视台,筚路蓝缕却快乐。
1977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将邵阳地区析置涟源、邵阳两个地区。至此,湖南14个地州市,只有涟源地区没有地级电视台了。
筹资路上话艰辛
回忆是一种奇妙的东西,它生活在过去,存在于现在,却影响未来。
1988年6月,由地区广播电视局牵头,组建地区电视台筹建小组,由局一把手任组长,笔者任副组长,组织了六、七个工作人员,在十单位五楼顶层,找到一间办公室。这几个同志分成三组,各组都带尚方宝剑——地委、行署“两办”关于筹建涟源地区电视台筹款的文件。筹建办的同志头戴草帽,脚穿塑料凉鞋,背着一个小包,穿梭在娄底大街小巷找各单位筹资。大多数单位见了“两办”文件,力所能及地捐款,除文件点名定额的单位外,各单位多少捐了资金,少数单位叫苦、讲条件。有个小单位领导是一位老同志,他看了文件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我看到你们的电视节目后,我再付款。你们炎热天难跑路,我说话算数,节目播出后再来吧!”
有一次,局长(筹办组长)和我,到地区主要领导处汇报筹资难,恰巧当时走红的一位民营企业厂长,给领导汇报工作。地委领导说:“建电视台能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请厂长大力支持。”这位厂长当着领导面,写了一张捐资6万元的条子。领导看了很满意,我俩更高兴。可是我们高兴早了,夏日炎炎,我们拿着这张条子,走到厂里,厂里人说,“厂长还在家。”到他家门口,只见一只大狼狗卧在门前。我们只好喊“厂长在家吗?”我们在太阳下已经汗流浃背,只好大声喊厂长名字。大约过了十分钟,屋里走出一位着装华丽的中年妇女,不耐烦地责备我们,“你们大喊大叫做什么,要不要人休息?厂长没在家!”“嘣”的一声大门关上了。
这张6万元的条子,我们徒步跑那厂子不少于10次,最后始终未见到厂长。这条子真是“白条”。
“两办”筹资文件中,涟钢是重点单位,任务是10万元。我们通过熟人才找到厂长签字。厂长签字先付4万元,又多方寻找分管财务的副厂长签字、财务处长签字,多项手续办好后,再找涟钢工商银行转账,时间已是11:30。找到行长,他看了财务转账单,大发脾气说:“涟钢多笔贷款都过期了,欠款不还,还有什么资格赞助!”拒绝转账。我俩饿着肚子,扫兴而返。下午我们专题向领导汇报,决定由分管财贸的副专员协调此事,领导用电话向涟钢工行行长说明情况,请作特殊情况处理,行长才同意转账。
报批不易遇贵人
由于地区各单位的大力支持,筹资办的同志锲而不舍的工作精神,创建电视台的款到年末已达78万多元,购置了两台日产Z31摄像机、一套编辑机,基本可以办电视了,可还没有播出频道和呼号,必须补足材料,报国务院影视部批给频道和呼号,才能播出。
1989年5月,老刘和我带着补充材料两次进京报批。筹资艰辛,电视台经费困难,我们尽量节省开支,住影视部招待所地下室,订最便宜的伙食,每天上班时间准时到影视部地方司接待等候。有一天,司长见我们每天坐在接待室,问明情况后他指示:“你们办台手续如果齐了,你们回单位等待,年底我们还要审批一次,批了我们会通知你们湖南的。”当天晚上,我俩电话向单位汇报,地区答复“我们设备人员均齐了,只等批复,你俩得想法把批复带回来。”
第二天,我俩照常在接待室看报等待。上午11点多钟,只见内蒙古一个盟的同志拿着建台批复走出办公室,我俩问他怎么批准的,他说我们手续完备,薜主任作特殊情况批复了。我俩商量再向薜主任反映单位意见。第三天,我俩到商场购了点湖南特产,又打听到薜主任家住钓鱼台后影视部宿舍的门号,提前一刻钟,敲开了薜家的门。接待我们的可能是他母亲,要我们入座等一会薜就会回家的。12点多薜按时回家,看到我俩,他觉得奇怪,“你们怎么找到我家的?”我俩只是笑,然后说:“我们接到单位电话,要我们无论如何要搞到批复,否则浪费很大。”薜说:“你们的手续我看了,审批要年底,我再向领导汇报吧!”接着他又问了我们住所的电话,还劝我们不要再去部里等了。第二天晚上我们接到薜的电话,要我们去取批复!
创建娄底电视台
电视在当时是群众性传播媒体。观众之多,影响之大,常常为其他宣传媒体所不及。筹建办工作人员热情高,没节假日,也没上下班时间概念,有事就干,直到圆满结束才止。
办电视就要有播音室,广电局决定将五楼会议室改装为播音室,找装修队要半个月才能完工。筹建办有位王同志是从涟钢调来的(他父亲是涟钢副厂长),他说他去请涟钢帮忙。他从涟钢筑炉队请来七位师傅,装一车装饰材料,下午六点动工,晚上11点半就完工了。为了感谢师傅们,我们请他们到街心吃夜宵,仅花1.25元,这也是演播室的全部开支。
新闻立台,人才兴台,经营管理富台。虽然说娄底人杰地灵,但人们浓厚的乡音湘腔,找一个播音主持人真难。为招聘播音主持人,电视台花了功夫。在电视、报纸打招聘广告,免交报名费招收人才,1300多人报名。通过初试、复审,最终是招收1人为播音员,实践两年后送北京传媒大学深造,可是结业后又被北京电视台选去。
电视台筹建时没有车,记者采录地区领导活动,必须问清时间地点,提前打的或步行到位,好多记者早餐多数是吃点心或带干粮,成了习惯。
播出的胶片,每晚在十单位五楼编辑好后,由工作人员徒步打着手电送上株山转播台播出,有时新闻稿回娄晚了,送片带的同志晚上沿路常见野兔和蛇都习以为常。
习近平总书记说:“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小小的电视台的创建都要克服很多困难,正确处理各种矛盾才能走上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