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娄星区蛇形山镇高和村先进屋场的主干道旁,矗立着一处红色教育基地。每当夕阳西下,男女老少便汇聚于此悠闲散步,听老人讲述元帅彭德怀的英勇事迹。
先进屋场是彭德怀元帅祖籍所在地。为深入挖掘红色底蕴,先进屋场在建设初期,将红色文化发展融入其中,为屋场后续规划与建设指明方向。因屋场建设用地所需5000平方米,涉及20户人家,党员王国辉主动请缨,全力解决土地矛盾,确保建设顺利推进。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筹资20万元用作屋场建设经费,义务筹工筹劳,经过五个月的努力,建成红色教育基地,安装路灯21盏、加宽道路600米,拆除空心房2栋、绿化美化2000平方米,新修建石墙长150米。此外,还增设水泥安全护栏、历史宣传栏、红色文化墙、健身器材及大量绿植。
邻里之间的关系在屋场建设过程中也得到改善,矛盾减少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多的理解和包容,共同守护着这片美丽的土地,享受着和谐共处的美好时光。
外在景观的秀丽要与内在精神的富足相得益彰,先进屋场不仅致力于物质环境的美化,也让文明之风深深植根于乡土之间。在推动移风易俗的进程中,先进屋场积极倡议,大力提倡婚丧喜庆一切从简,反对铺张浪费,反对大操大办。
村干部胡纪斌岳母七十寿辰,不收贺礼、不办酒宴,以一场温馨的家庭聚会代替传统的大操大办,不仅减轻了经济负担,更为乡邻之间树立了节俭办事、重在情义的新风尚,引领了一股文明节俭的新潮流。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村民开始反思并调整自己的人情消费观念,倡导简约质朴、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先进屋场的华丽蜕变,是村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红色精神在新时代乡村建设中的生动实践。屋场党小组组长彭希文说,下一步,屋场将依托彭德怀元帅祖籍地、高塘学校、姚家桥地下党支部等红色资源,更好地融入红色教育,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文化,力争成为娄星乡村振兴与红色基因传承的特色屋场。(李思思 刘佳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