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10月24日> > 第15版 > 新闻内容
80岁外婆建新房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2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 段卓君

  今年暑假的一天,从妈妈的口中得知了外婆建新房子的消息,我大吃一惊。原因有二,一是外婆80岁的高龄,虽说身体也还算硬朗,但实在没有必要过于折腾;二是外婆她不缺房子住,以前的老房子经历了40年的岁月洗礼,好在墙体坚固,遮风挡雨不在话下,况且我妈妈和我的两个舅舅在城里都有房子,大而宽敞,想怎么住就怎么住。

  我大惑不解,但很快就释然了。

  1965年,外婆嫁给外公的时候,正值青春妙龄,个头瘦瘦小小,却精明能干。外公家家境贫寒,和曾祖母一起寄人篱下,借住在同村一村民的两间土砖茅草屋内,其实也说不上是土砖,就是用黄泥土垒起来的。房顶就用茅草遮盖,遇到刮风下雨,房顶都能被轻而易举地掀开,家里会被无情的风雨摧残得满目狼藉。经过多次修补,倒也能勉强落脚。每当此时,外公总是觉得对不起外婆,而外婆并没有半分不满。她自始至终认为,只要人勤快、肯吃苦,生活迟早会改善。

  一年秋天,曾祖母、外婆带着妈妈外出走亲戚,外公带着大舅在家,夜深人静的时候,房子突然倒塌,所幸的是房子倒塌点在左侧,外公和大舅才得以死里逃生。

  也就在这一刻,建新房子成了迫在眉睫的事。外公、外婆比以往更加勤快,他们起早贪黑,开荒、干农活、养家禽、挖草药……吃的也很简单,裤兜里揣个红薯就能在外干一整天的活。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辛勤劳作中,1973年,一层三间的红砖小瓦房建起来了,只是房子不高,成年人需要弯腰低头才能进出,但这都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房子坚固,又能遮风挡雨。第二年,小舅舅出生,外公给他取名叫新中,意思是进新房子后出生的孩子,有福气也有纪念意义。事实上,这三间红砖小瓦房在今年外婆建新房子之前,它依然挺立在那儿,无声地向我们诉说着那些年的点点滴滴。

  1981年,田地分包到户,外公外婆一家喜极而泣,这意味着他们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土地,实现种植自由,同时,家里的生活质量也将上了一个大台阶。他们兴奋地几天几夜都睡不着觉,早早地就规划起来,比如屋后边的那几块地就种蔬菜,屋前那棵百年松树附近的田里就种水稻……说干就干,田地一分下来,外公外婆还有曾祖母就扛着锄头、拿着扁担下地,一寸一寸土地地挖,广撒种子广种菜。大雪连天的日子,他们也没有松懈,总要去地里走几趟才放心。又买了不少鸡苗、鸭苗,养在小院里。后来,还在房前屋后种了枣树、梨树和桃子树。

  要种水稻,就需要犁地。犁地光靠人力显然不太现实,村子里有人在镇里买了牛,有了牛的助力,犁地就容易多了。为了尽快买上牛,外公在种地之余到山上到处去捉野兔、打野猪,再拿些家里种的蔬菜、水果、家禽到镇上去卖,曾祖母就没日没夜做针线活,终于,成了村子里的“有牛一族”。说到这儿,就不由自主地想起我小学的时候,一到暑假,我就去外婆家过暑假,放牛的重任就落在了我的肩上。而我也不负众望,每天清早6点多就起床,牵着牛一起去山上吃草,直到八点多才回去。等我回去的时候,早餐早已放在桌上,而外婆她们不知道何时去了地里。下午5点左右,我会自觉地把牛牵到山上去吃草。有时,还能扯一篮子猪草回去。七八月份,是中稻收割季节,田野里金黄一片,大人们都在奋力收割水稻,割完水稻就在打谷机上把稻子打下来,再挑至院子里晒干,最后妥善收好。米缸快见底的时候,再去碾米机上把白米打出来。有时,回想起那段岁月,仿佛一切还未走远,也仿佛这一切的一切就发生在昨天。

  随着妈妈和两个舅舅的日渐长大,那三间红砖瓦房显然不够住,尤其是1984年年底我出生后,爸爸妈妈有时带着我回家探亲,别说住了,连个落脚地都没有。于是,外公外婆大腿一拍,决定在瓦房旁边建一栋两层楼的大房子,大房子分左右两侧,每侧4间房,两层楼一共16间房,左侧归曾祖母住。

  1986年,新房子竣工。1987年农历新年,爸爸妈妈带着我和妹妹一起回去过年,两岁的我在房子里跑来跑去,跑到左侧,对曾祖母说:“哇!这边好多吃的。”然后,又赶快跑到右侧,对外公外婆说;“这儿也有好多吃的。”碗里堆满了各种各样好吃的菜,我吃得津津有味,大人们也在高谈阔论一年的收成,规划来年的美好生活。

  2004年,我国全面实施农村饮用水工程,农村供水条件得到显著的改善,外婆一家不用出门就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2006年,村村通公路政策实施,很快,从镇上的公路就修到外婆家门口,村民们把家禽、蔬菜拿到镇上售卖,再用钱买回不少日用品,大家笑笑呵呵,一个劲地夸赞国家政策好。

  2014年,外婆购买了农村社保后,每个月可以在银行领取退休金。而且,退休金年年都在涨,她自豪地说:“搭帮国家政策好,实现了养老无忧,给子女省了不少事。”

  今年夏天,外婆在积攒了10年的退休金后,又加上平时过年过节,子女、孙辈给的钱,80岁的她决定取出所有积蓄,把那栋两层楼的房子拆除,建一栋三层楼的房子,这样三个儿女带着孙辈、曾孙辈回家就都有地方住,不仅住得舒服还是住得宽敞。

  古话说,建房造船,昼夜不眠。但是,现在进入了机械化时代,什么都变得轻松简单了。80岁的老人家还要建新房子,这在过去想都不敢想啊。

  说干就干,在作出决定的第二天,推土机和工人师傅就进场了,他们把之前的老房子推掉之后,打地基、选材料……大家齐心协力,不惧高温骄阳,心往一处用、力往一处使,很快,一栋三层楼的房子拔地而起。

  而在外婆所在的村庄,她绝对不是个例,她的很多同龄人都先后建起了新房子,装上了空调。她们经常在一起唠嗑,一起去镇里赶集,哪怕都是年逾80岁的老人了,但她们还有个美丽的约定,每年四五月份,都要去外省旅游。三年来,她们跟着老年人旅游团先后去了井冈山、韶山、湘西、桂林等地。她们说:“祖国日益强大,老百姓的生活日益美好,她们还想再活五百年。”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