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10月31日> > 第15版 > 新闻内容
播种千古之清名 ——参观屈子祠有感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3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 陈海洲

 

  老科协宣传分会,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前夕,组织三十来名会员,驱车前往湘阴、我国开国元老任弼时纪念馆、故居瞻仰学习,接受红色教育,激发爱国热情。

  我们到古代爱国诗人、爱民仕大夫屈原蒙难地,汨罗屈子公园参观。大多数人们只有在端午节才记起二千多年前这位爱国诗人、楚国大臣。他的忠诚能干受到奸臣的嫉妒诽谤,从而被楚怀王冷待并流放湖南汨罗江边。屈原在自己的理想得不到实现,万般痛苦之际,抱石投江。

  屈子公园座落在汨罗市屈子祠镇新义村。公园内有屈子祠屈子书院,屈原碑林五、六个景点,有电瓶车往返。

  屈子祠又名屈原庙,为祭祀屈原之祠庙。屈子祠始建于汉,历代官方和文人多次修缮,整体重修于清乾隆十九年,建地面积1300多平方,排楼高25米多。祠内展出历代文人墨客对屈原的评价,唐代诗圣杜甫《祠南夕望》中写:“百丈牵江色,孤舟泛日斜……山嵬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绝地,万古一长嗟。”南宋朱熹等祭屈原文:“处浊世而若浼兮,甘俎豆于江神。葬鱼腹而不悔兮,播千古之清名……”

  1953年,屈原与波兰哥白尼、法国拉伯雷、古巴何塞·马蒂成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纪念的世界四大文化名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屈原名篇《离骚》中的一句,表现诗人为真理、为光明不管道路十分漫长,十分遥远,而去求索探寻,也常被今人引用,表示奋斗精神。

  屈原对于楚怀王被小人迷惑,耳不能辨别是非,眼不能分清黑白,以至于邪恶伤害公道,端方正直的君子为小人所害,感到痛心,所以忧愁苦闷,沉郁深思,写成《离骚》。诚信谋国而君王怀疑,忠心事主而被小人毁谤,怎能没有怨愤之气呢?屈原所作《离骚》,原来是为抒内心的怨愤而产生。《离骚》意象瑰丽,辞彩绚烂,为词赋之祖,不仅开辟了一个广阔的文学领域,而且是中国诗赋方面永远不可企及的典范。鲁讯说“《离骚》较之于《诗》,其影响于后来的文章,乃甚或在三百篇以上。”

  屈原用诗歌,痛斥旧贵族贪婪无厌,探索未来的理想与光明。他的诗大量吸取民间歌谣的营养,发挥个人独创精神,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杰作。

  中国历史上有“盛德必祀”的文化传统,是祭祀的核心思路,历朝历代通过褒崇忠臣烈士来教化臣民。爱国忧民和行廉志洁的屈原在以身殉国后便得到了汨罗百姓和中国人民的祭拜传播。在唐代,屈原被正式列入国家公祭之列,后世朝廷对屈原有封谥和祭祀,使屈原精神代代相传,千古流芳。现在屈子公园成为多所大学,岳阳多所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屈原魂归汨罗江,灵归屈子祠,体归屈原墓,汨罗屈子祠也成为中华民族追思屈原的精神圣地、文化地标。

  笔者参观回来,久久思考,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你心中要有祖国、有人民,你的劳动、你的工作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才会得到国家和人民的认可。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