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丹妃
国庆假期的晨曦中,寒风骤起,给宁静的早晨披上了一袭凉爽的纱衣。我早早地关紧了家中的每一扇门扉,生怕那肆虐的秋风惊扰了孩子甜美的梦乡。然而,在这个被秋意包围的清晨,我家孩子却像个小勇士一样,迎着晨光,开始了他的早读时光。
他端坐在书桌前,那双稚嫩的小手紧紧捧着课本,仿佛那是他探索世界的钥匙。清脆悦耳的读书声在房间内回荡,每一个字都凝聚着他的认真与专注。正当我沉浸在这份宁静与美好中时,一阵突如其来的秋风,如同一个顽皮的孩子,悄无声息地推开了紧闭的门扉,带来了一股清新的凉意。
孩子抬头望向那扇微微晃动的门,眼眸中闪烁着好奇与惊喜,他轻轻地对我说:“妈妈,风把门给推开了,它闯进来了。”我心里不禁微微一动,这句话简单却富有诗意,让我立刻想到了语文课上常讲的拟人句。平时,在写作的道路上,孩子总是显得有些蹒跚,但此刻,他却如此自然地运用起了拟人手法,仿佛风真的成为了一位活泼可爱的小精灵,悄无声息地走进了我们的世界。
生活,这位无形的老师,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予我们最生动的教育。我开始思考,如何将这种生活中的教育元素融入到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让知识的获取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和课堂,而是成为孩子们生活的一部分,让他们在体验中成长,在成长中学习。生活,无疑是最好的教育场所,它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和丰富的素材,只要我们用心去发现,就能在每一个细微之处找到教育的契机。
生活,这位无形的老师,教会我们留心观察。就像孩子观察到的那阵推开门的风,它是如此自然,却又蕴含着变化的力量。接下来的日子,我会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无论是自然界的四季更替,还是社会中的人情冷暖,都是值得记录和思考的对象。通过观察,他可以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培养敏锐的感知力,这对于提高他的写作能力和理解力都是大有裨益的。
知识不仅仅是文字和公式的堆砌,更是情感和经验的积累。以后,我计划带着孩子参与更多的实践活动,比如一起种植花草,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或是参与社区服务,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这些亲身体验,不仅能让他更好地理解书本上的知识,还能培养他的责任感、同情心和团队合作能力,使他的性格形成更趋于完善。
生活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激发创造力的源泉。比如,当孩子再次遇到写作难题时,我们可以一起寻找生活中的灵感,比如一次家庭旅行、一次偶然的对话,甚至是一道美味的菜肴,都可以成为他笔下的素材。通过鼓励他自由表达,不拘泥于形式,他可以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诠释世界,展现独特的视角和思考。
生活是最好的情感教育场所。在与家人、朋友以及周围人的互动中,孩子可以学会理解、尊重和关爱他人。每一次的分享、每一次的帮助、每一次的感恩,都是对他情感世界的滋养,让他成为一个温暖而有爱心的人。
将生活融入教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我们做家长的耐心和持续的努力。而我,即是家长,又是老师,我更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方法,既要做孩子的引导者,也要做他们的伙伴,与他们一同探索、一同成长。我还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想法,尊重他的兴趣,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尝试与他们一起寻找答案。在这个过程中,我相信,不仅孩子的知识会得到增长,他们的心灵也会得到滋养,变得更加坚韧和宽广。
国庆假的这天,风不仅推开了一扇门,也推开了我心中关于教育的新篇章。我意识到,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灵魂的启迪和生命的陪伴。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与孩子一起,在生活的大课堂中,寻找知识的宝藏,探索成长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