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4年11月28日> > 第15版 > 新闻内容
红叶子树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8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 陈远洪

  这是一棵四季常青的参天古树,盘根错节,一年四季绿叶层层叠叠,油光闪亮。远远望去,树形像一把撑开的南伞,故也有人称它为“南伞树”。而村子里面的人,习惯称它为红叶子树:春天来了,树枝开始发芽,长出火红的嫩叶,新梢和嫩叶鲜红艳丽;秋天一到,片片树叶落到地上,太阳一照瞬间成了深红色。

  去过家乡止渴岭的人都知晓这棵红叶子树,因为它就生长在村子的东头,青石板路旁边,特别引人注目。凡过往行人都会在此停下来,驻足观望,抚摸它的伟岸身躯,欣赏它的生机蓬勃,猜想它的沧桑岁月,赞美它的神奇华丽,感受它的绿荫凉意。然后坐在青石板上,小憩片刻,疲劳倦怠一扫而光。

  红叶子树,是大自然的恩赐,是止渴岭的象征。老辈们说它有几百年树龄了。树身粗大,需四个大人合围才能抱住。其独特的品性是离地不足两米便向四周分枝,枝繁叶茂,站在树下,炎炎夏日不见丁点阳光,倾盆大雨不见半颗雨滴;数十根树干争相舒展,向着四周无限延伸,仿佛要罩住整个世界,给天下所有的人们遮风挡雨,送去阴凉。更为神奇的是,古树散发出一种特殊香味,夏天更是浓烈,百十米之内都能闻到。

  古树每天最早沐浴东方的朝阳,挂在叶面的露珠在阳光的照耀下晶莹剔透,顷息即逝,变成团团雾气,缭绕在村庄的上空,带有几分神秘的气息。老人们常说,这棵古树汲足了天地精华,成了“树精”,已有人的灵气,千万不可去拆它的枝,摘它的叶,否则“树精”附身,要你走厄运,多灾多病,不得好死。如此一说,村里村外的人对这棵树充满了敬畏。原本喜欢爬到树上去掏鸟窝、拆枯枝的小孩,再也不敢上树了。大家懂得珍爱它,保护它。

  久早不雨的秋季,村民们自发地挑来井水,浇泼在古树根部周围,让它不再焦渴;大雪纷飞的冬天,村民们在大树下烧起柴火升温,团团积雪很快从树叶上掉了下来,遇上冰冻天气,则用长竹竿把冰凌勾下来。

  炎炎夏日的晚上,村子里的人相聚在这棵大树下乘凉。没有喧嚣,没有尘埃,没有蚊虫叮咬。大人们搬上一把躺椅,沏上一壶清茶,置身于这个天然的森林氧吧,尽情地享受着清新空气、习习凉风和阵阵清香;孩子们则坐在地上背倚古树,听大人们的故事和说笑。实在疲倦了,才回家睡觉。

  常年栖息在这棵古树上的鸟类是喜鹊和乌鸦,成双成对地在树上飞来飞去,搭窝筑巢,繁育后代,发出欢快的叫声。村里人都说,喜鹊乌鸦通人性,家有喜事或祸事,会跟着人叫,而且灵验。一位农家弟子要去邵阳高考,喜鹊在屋顶喳喳地叫个不停,果然考上大学;一位要赶到矿上上晚班的矿工,一群鸟鸦跟着他呱呱地叫,他觉得兆头不好,中途折返。第二天,惊闻煤窑昨晚发生瓦斯爆炸,让他惊诧不已……于是,那些有过亲身经历的村民奉树上的喜鹊乌鸦为“神鸟”,经常在树下抛散谷物之类,真是爱屋及乌。

  我十分喜爱这棵红叶子树。每天上学、回家都要和它见面,倍感亲切。记得上小学五年级的秋季,学校放农忙假,我从山脚下背着一捆红薯藤沿着青石板路往家走,蓬蓬松松的藤叶罩住了我的头发和双眼,汗水湿透了衣背,上气不接下气。我咬紧牙关,拼尽全身力气,坚持一定要扛到古树下才歇歇气。刚到大树底下,有个熟悉的声音在叫我,抬头一看,是教语文课的刘淑媛老师。我赶忙把薯藤放到树下,亲切地叫了一声刘老师。

  此时的我蓬头垢面,衣履不整,双手被红薯的胶质染得脏兮兮的,看到这个样子,老师眼里充满了怜爱之情。她叫我来到树下的水井旁,帮我洗净双手,然后掏出毛巾,擦干了我脸上的汗水和灰尘。

  我们一同来到大树底下。老师从袋子里掏出苹果给我吃,问这是一棵什么树?我回答说,这里一棵红叶子树。刘老师说,这树叶明明是绿色的,怎么又叫红叶子树呢?我告诉刘老师,春天树枝发新芽时,长出的嫩叶火红艳丽,夏天才变成绿色,故村里人叫红叶子树。刘老师又问,你喜欢这棵大树吗?我说,我十分喜欢它。为什么喜欢它呢?刘老师再问。我想了想说,它不怕风吹雨打太阳晒,不怕冰雪寒冬雪压枝,担当风雨,遮挡阳光,把清凉送给人们。老师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语重心长地说,长大后要像这棵大树一样坚强,有昂昂气节,有博大胸怀,有奉献精神。

  在我离开止渴岭后的1975年,山脚下的三忠大队提出这棵古树长在他们的山界上,要砍去为学校做课桌课凳。村里的人听说了,十分气愤,据理力争,并愿意拿几棵大松树作交换,但毫无效果,他们执意要砍掉这棵古树。可村里老人传出的一些话令那些扬言砍树者心里充满了畏惧,不敢贸然下手。

  有个叫杨锯匠和两个徒弟,他们不信邪,愿意来砍这棵古树,多次密谋砍树事宜。他们清楚止渴岭村人会出面阻挠甚至发生械斗,于是瞄准村里的男女劳动力都去新化担煤那天进行“偷袭”。一伙人气势汹汹地来到山上,团团围住这棵古树,动起了斧头锯子。六十多岁的村民伍老倌爬到山顶上,面对苍天,声嘶力竭的叫喊着:这是古树,不能砍它呀!老天爷,你睁开眼睛看看吧!让砍树的人不得好死……这悲戚的声音越传越远,在崇山峻岭间回荡。倾刻,天上乌云密布,一道闪电划过长空,雷声滚滚,大雨如注。

  这真的不是一个好兆头。老天爷愤怒了,流泪了,砍树人该收手了吧!天理不容,想想后果吧!然而并没有令砍树人停下手中的刀斧,半天多功夫,这棵参天古树终于轰然倒下。这时成群的乌鸦呼啸而至,聚集在大树的上空,黑压压的一片,发出阵阵哀鸣。它们在诅咒这伙人的暴行,因为树上有它们的爱巢,还有即要孵化出来的后代,这不是毁它们的家,绝它们的后吗?于是在树的上空飞翔盘旋,且越聚越多,久久不肯离去,呱呱呱的叫声一声比一声凄厉,仿佛要报仇雪恨的样子。砍树的人心慌了,仰头注视着成群的乌鸦,充满了恐惧感。突然,一只盘旋已久的领头乌鸦扑闪着翅膀从天而降,闪电般地落到一名砍树者的肩上,对着它的右眼用力一啄,顿时血流如注,痛昏倒地……其他砍树者丢下刀斧,落荒而逃。

  一年后村里人告诉我,那个为首砍树的杨锯匠,半年后就莫名其妙地死去了。村里村外的人议论纷纷,说老天有眼,说古树显灵,说因果报应……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但事实的确是真的。

  后来,林业部门的专家学者告诉我:这是一棵红叶石楠,生长极其缓慢,要四个人合围的大树极为罕见,树龄要上千年。它是世界上最珍贵的树种,自然生长的石楠木几乎绝迹,且年份越久树节越坚硬,越珍贵。树节是用来制作烟斗的上等材料,价值超过黄金。至于古树散发出的香味,是所有樟科树木的特性。

  遗憾的是,这么珍贵的一棵大树,倒在时光的烟尘里,对于它,乡亲们只是一片越发朦胧的记忆。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