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炳麟
老年是一幅充满智慧和深邃的美丽画卷,绚烂缤纷处,依然熠熠生辉的健康之光格外醒目。
健康如车,久行久远,离不开动力、能源和保养。
有诗云:“世事纷纭何足虑,人情冷暖不须叹。平和心态看尘世,笑对人生万事全。”这是诗人面对生活的智慧,也是老年人可以借鉴的生命动能。
人老了,许多拥有和失去总会爬上心头,倘若过分执着于它,那百受折磨的痛楚只能由已然疲惫羸弱的自身承担。
老人的心是一个已经陈旧的小仓库,里面还装进令人沮丧的感受,就很难再装进新的健康情绪。世卫组织研究揭示:全球90%的疾病都与情绪直接相关。情绪健康会减轻疾病、提升免疫功能、延缓衰老。现实中,孤独无助的焦虑、斤斤计较的自尊、易犯众怒的失控……都会成为影响健康的情感因素。
健康之车亟需平和心态做动力。
健康能源哪里来?清代著名养生学家、文学家、“朝杖”老人曹庭栋指出:“就在日用之间,不离起居饮食。”
起居皆日常,衣、食、住、行、卧、用而已。每一样都有学问,都要讲究。譬如,老人最易摔跤、最要预防摔跤便是大学问。
饮食是起居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相互依存。饮食提供健康所需的营养和能量,而合理的起居有助于消化吸收,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起居不合理,饮食无节制,诸如熬夜嗜睡,动静无度;抽烟酗酒,暴饮暴食;任之听之,无所事事……皆有违健康之约。
起居有常,饮食有节是老年健康的基石,是保证健康之车能源能量不断的根本。
汽车做保养,主要在于发现、解决潜在问题,延长使用寿命。老年人为健康做保养,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便是最重要的保养。
习惯了早睡早起的老人,享受着慢节奏的闲适生活,在散步、聊天、读报、下棋的日常中,领略内心的安祥和平静。习惯了读书、笔耕的老人,著书立学,建言献策,传授知识与经验,享受文化传承带来的快乐与幸福。活跃于农村、企业、社区的老年志愿者,习惯性地以一能一技为抓手,为千家万户献余热、送温暖……
良好习惯益终身。习惯如钟点,使人生活有序,作息如常;如制度,使人严于律己,守正有为;如良药,使人免疫力强,百病不染。对于老年人,用科学的起居、饮食、学习、运动等习惯保养自己的健康显得多么及时与必要。
健康之车是游览美丽风景、体验自然奇观、感受文化魅力、探索未知领域的“门票”,是通往诗和远方的“通行证”。记得提前保养,让这辆“健康车”开得更久、跑得更远;让有限的人生穿越风雨,安稳地久行久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