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5年02月20日> > 第6版 > 新闻内容
一面迟到的锦旗 ——低保农妇与疾病抗争中的生命温度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2月13日,寒风裹着年味儿未散。54岁的王冬香紧抱帆布包,辗转三趟班车颠簸近百公里,终于站在娄底市妇幼保健院乳腺外科门前。她颤抖着手从包里捧出一面“精湛医术出妙手体贴入微胜亲人”的锦旗送到该院妇女保健部副部长徐高手里。“这旗子本该去年送来,可徐医生总说‘留给娃买药’……”话音未落,泪已砸在锦旗流苏上。

  2024年5月7日清晨,王冬香攥着东拼西凑的1800元钱,满脸愁云地来到娄底市妇幼保健院。自2005年一场手术后,这个面色蜡黄的农妇每次便秘都靠吃中药才能解决,慢性贫血、重度营养不良如同附骨之疽,生生地折磨了她19年。而今右侧乳房的硬块又将她推向生死边缘。

  “徐医生,我这病情严重吗?需要多少钱?我借了1800元过来,如果不够,我放弃治疗,回去算了。”朴实而又无奈的双峰口音,让徐高医生心头震颤。望着这个独自就诊的中晚期乳腺癌患者——丈夫糖尿病缠身,27岁儿子因小脑萎缩仅有2岁智力。这个低保家庭,经不起任何一场“奢侈”的治疗。

  “我们科室制定了一对一的治疗方案。”外科主任苏健说。"先交1500元,剩下300留着吃饭。"徐高医生在住院单备注栏重重写下"费用担保"四个字。1500元押金与300元饭费,成为这场生命突围的起点。

  当手术室电子屏显示“王冬香乳腺癌根治术”时,时针正指向2024年5月9日。无影灯下,医疗团队不仅要对抗中晚期肿瘤,更要化解患者血红蛋白数量极少的危局。当麻醉药打下的瞬间,这个历经2005年大手术后发誓“死也不上手术台”的女人,再次把性命托付给了白衣战士。

  术后化疗期间,食堂窗口为她特设5元特惠餐。护士站的保鲜盒里,洗净的苹果下压着纸条:“给王姐加餐”;龚依依医生凌晨起来换药时,总揣着热乎的菜包;深夜疼痛难眠时,恳请值班护士默默替她打印感谢信……“他们待我比亲人还亲。”

  “手术后,我经历了8次化疗,因为旧病的原因,我每天要喝40多元的中药,好几次我颤抖着手要拔输液针,徐高和龚依依两位医生经常安慰我,有时一聊就是两三个小时。”王冬香回忆着病床上的点点滴滴,眼里不时涌动着感动的泪水。

  “整个治疗过程中,我们仅收了1500元,其他我们能减免的就减免,还联系上了市妇联启动大病救助,将后续治疗费清零。”徐高告诉记者,其他许多好心人都是这场浴火重生的见证者。

  据悉,作为湖南省乳腺癌早诊技术引领者,娄底市妇幼保健院不仅拥有乳管镜、微创旋切、钼靶等先进设备,更构建起“医疗减免+心理干预+社会救助”三位一体帮扶体系。近3年累计为127名农村低保患者免除治疗费超百万元,真正打通抗癌“最后一公里”。(曾丹 辛满艳 袁益华)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