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气病,医学上称之为足癣,是一种由皮肤癣菌侵入脚趾、足底、脚跟及足外侧边缘皮肤所引起的浅表真菌感染。
脚气病的症状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类型,表现也有所不同。水疱型脚气多发生在夏季,表现为趾间、足缘、足底出现米粒大小的水疱,伴有剧烈瘙痒;糜烂型脚气则表现为局部表皮角质层浸软发白,表皮脱落后露出鲜红色的糜烂面,瘙痒剧烈,多发于脚趾缝间;角化型脚气则表现为足底、足缘、足跟部皮肤角质增厚、粗糙、脱屑,严重时可能导致行走疼痛。此外,患者还可能伴有足部异味、多汗等症状。
治疗脚气病需要科学方法,不能半途而废。一般治疗主要是保持足部皮肤的干爽、卫生,穿透气性好的鞋子,避免汗液浸润和长时间在水中浸泡。局部用药则以外用抗真菌药物为主,如特比萘芬乳膏、克霉唑乳膏等。对于疾病严重、反复发作的患者,可以考虑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但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使用,并注意药物可能带来的不良反应。
预防脚气病同样重要。保持脚部清洁干燥,选择透气性好的鞋袜,避免穿别人的鞋袜,定期进行脚部护理和检查,都是有效的预防措施。此外,对于糖尿病患者或长期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患者,更应加强足部护理,避免真菌感染。(吴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