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市发改委价格认证中心以“零误差”的高标准,精准认定,勇担使命,凭借制度创新的智慧和流程规范的严谨,筑牢法治的坚实基石,将每一件案件的涉案物价格认定,化作守护法治底线的生动实践,为新时代法治中国的建设,绘制出一幅生动的画卷。
以制度为锚:面对年均处理400余宗案件、涉案金额超过1.7亿元的巨大压力,娄底市发改委价格认证中心并未退缩,而是精心构建起“制度约束+程序规范+监督闭环”的立体防线,为公平正义保驾护航。
廉政风险防控机制:中心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如《娄底市价格认证中心廉政风险防范规定》《娄底市价格认证中心认定法律责任研究报告》《娄底市发改委价格内部审核和集体审议实施细则》等,将“三个办案人员”协同机制(认定小组2人、审批1人)深度嵌入案件办理的全流程。通过岗位分离,实现了权力的有效制衡,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科学决策体系:严格遵循《湖南省涉案物价格认定行为规范》,中心建立了“实物查验—市场调查—分析测算—集体审议”的四步法工作模式。对于重大案件,实行“一案一专班”的专属模式,集中优势力量,确保每一个细节都经得起推敲。在市中院雷霆利剑专项行动中,中心对2018年以来涉黑恶财产以及市公安局开展的雷霆行动中涉案物的价格认定工作,凭借科学严谨的决策体系,实现了认定结论零复核的优异成绩,彰显了专业与权威。
法律责任明晰化:中心制定了《娄底市价格认证中心价格认定工作制度》,认真学习了《娄底市价格认证中心认定法律责任研究报告》,深入剖析认定风险场景,并制定了详细的应对策略。这些“非0即1”的结论,构筑起社会公平的底线,将法律适用误差率严格控制在0%以下,为案件办理提供了坚实的法律保障。
在工作中,该中心面临着单日处理提出机关在同一天提交20起案件的极限挑战。在法治社会中,价格认定是连接事实与法律的关键纽带。它的结论不能是模棱两可的区间值,而必须是斩钉截铁的二进制代码。这种绝对化的要求,既是对法律尊严的敬畏,也是对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庄严承诺。每一个0和1的背后,都是价格认定人用专业和良知书写的责任担当。(黎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