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燕
最初,养个狗的想法源起于一个十四岁的孩子,他已休学两年,白天缩在被窝里,以头痛、肚子痛等各种理由不去上学,晚上就是通宵打游戏,大人的说教是苍白无力的,所以我就想,如果以要遛狗的名义培养他的爱心、责任心,是不是特别有创意?
除了女儿支持我养狗外,周遭的反对声一片:每天要遛狗,要产生大量花费,有细菌,又臭……但是,从法院出来到社会上重新创业后,女儿陪我经历了所有的种种,女儿懂我,所以我义无反顾地领了一只小奶狗回来,因为狗狗出生时排行老四,我就叫她四毛。
四毛到我家三个月的实践证明,狗狗真的能疗愈一个人。
两个月大的四毛跟妈妈分开到我家的第一天,整整哭闹了一天,对于一向喜欢安静的我来说,我人都崩溃到了极点。之前想像着我在桌边看书,她在我脚边打呼噜,我在公园晨练,她在旁边守护着我的所有美好的画面,全部都化为泡影。可是生性倔强的我,又怎么可能再把狗狗送回去呢?只好晚上忍受着她的吠叫,一直熬到天亮。
四毛来家的前半个月,随地大小便,卧室、阳台、餐厅、客厅、厨房到处都有她的遗留物,我再一次崩溃:难道我的余生就只能当个铲屎官了吗?那十五天,我不是正在清理她遗留物并喷上香水、风油精,就是在清理她的遗留物,喷香水和风油精的“路上”。
突然有一天,也就是四毛到我家的第十六天,她就悠哉游哉地独自去卫生间大小便了。难怪大家说,活在过去的人容易抑郁,活在未来的人容易焦虑,而我却在过去的十五天内选择无怨无悔的清理遗留物,活在当下,允许一切发生。
弘一法师说,人生没什么不可放下的。在四毛的身上,就充分诠释了这一点。我拿着零食带她出去遛弯时,她总会叼着零食一路狂奔,把零食埋在挖得浅浅的洞里,再高高兴兴地玩耍,玩耍之后,早就忘记了挖洞的位置,但她从不烦躁,也不纠结,继续挖洞,继续埋零食,继续玩耍。在她的眼里,狗生有那么多的洞要挖,有那么多的零食要埋,哪有心思去抱怨。曾经有两师徒一起过河时碰到一女子,师父背着需要帮助的女子过河后,继续赶路,徒弟问师父一个出家人怎么能背女子过河,师父就说“我早就把那女施主放下了,你为啥还背着呢?”所以我们人生的幸福就在一拿一放之间,会“放下”的人,才是会生活的人。
在人生这条漫漫长路上,大多数人都为生活、为梦想而行色匆匆,但在和四毛遛弯时,四毛不会放过沿途的任何一个细节,不会错过任何一片小草,都要闻闻、嗅嗅,即便狂奔过去后,都还要折返回来,亲亲没有碰过的小草。我们也要像四毛一样,停下匆匆的脚步,才能发现那些被自己遗忘的美好,感受生活的别样韵味。
哲学家萨特说,如果你独处的时候感到孤独,应该养一只狗。做为心理咨询师的我,也想对你说:如果你感到焦虑或抑郁,也请养只狗,狗狗能让你感受到被需要,能让你感受到生活的价值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