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5年07月10日> > 第7版 > 新闻内容
老娘今年90岁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10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 刘国荣

  没有鲜花簇拥,没有鞭炮齐鸣,更没有锣鼓喧天,老娘在儿女晚辈们的一声声祝福中,度过了她人生的90岁大寿。

  早在一个多星期之前,老家的亲朋好友纷纷打来电话说,老娘很快就90大寿了,这在农村来讲理所当然是一件大喜事,你们应该好好庆贺一下,大家都要赶来娄底喝喜酒。当我把这件事向老娘反馈后,她竟然要我回了他们,而且坚持不做寿酒。

  望着满脸皱纹、头发斑白还顽强活着的90岁老娘,想到她人生一辈子所走过的曲折道路,经受的酸甜苦辣,我的鼻子发酸,泪水在眼眶里打滚,总觉得不做酒对不起年已90高寿的老娘和已过逝的老父亲,但又没有太多的理由去说服她。

  自打懂事的那天起,我就非常敬重我的老娘。老人家因受家庭经济条件所限,虽然只读了小学3年,但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却非常明理,认识很多的字。我想作为一个女人,老娘这辈子虽然吃了很多的苦,但先苦后甜,她的人生应该还是很幸福的。

  我的老家位于雪峰山脉一个非常偏僻的小山村,那里山高路陡,土多田少,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条件极差,就是上街买点盐巴,打几两煤油,都要走上十里山路。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仅读了两年初中就辍学的父亲凭着自己坚韧和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外省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毕业后他一直在远离家乡的内蒙古和湖北从事专业技术工作,且一干就是20多年,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才调回湖南工作。在那段艰苦的岁月里,老娘带着我们年龄都不大的5兄妹,既做娘来又做父,既要做集体工,还要种好自家的自留地,一年下来还要喂上两头大肥猪。由于老娘的辛苦努力,自留地里的农作物比别人家的长势更好,仅红薯每年都要挖上几千斤,生产队的人都称老娘是个“女强人”。

  老娘吃够了集体化道路时无饭吃的苦头,农村的稻田分到各家各户后,她起早贪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下定决心要把自家的责任田耕种好,使弟妹们有口饭吃(那时我已出来工作)。由于地势高的原因,老家的稻田大都是巴掌大一块,就是男人耕种起来都难度很大,更别说是一个女人了。老娘是一个在困难面前不肯低头的人,只要是她认准了的事,十头牛也拉不回的。经过她的深耕细作,稻田里的禾苗比别人家的更不逊色,而且颗粒结实,产量高,老家的人个个都夸老娘能干,并成为当地有名的种田女能手。

  老娘是一位勤劳朴实、非常善良要强的女人。她善待儿女,孝敬父母,融洽邻里,为我们5兄妹的成长树立了学习的榜样。在走集体化道路时,她曾经担任过多年的生产队出纳,虽然官不大,但却经手掌握着生产队的财源。尽管那时生产队的收入不是很多,但种药材、卖楠料(造纸用的原料)、卖猪崽,还是多少有些收入。老娘把集体的每分钱都看成和自己的生命一样,精心保管,不差分毫,受到了当时生产队社员们的一致好评,并多次被评为人民公社的好社员。

  参加工作40多年来,不管是做工人还是当干部的日子,我时刻以老娘的教诲为座右铭,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迈进,也没有辜负老娘对我的期望,并取得了一番好成绩。已快古稀之年的我,回顾起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每走一步,包括我的成长与进步,都有老娘的一份功劳,凝聚着老娘的一片心血。获得的奖励证书上虽然写着我的名字,但也有着老娘的一份幕后付出。老娘虽已走过了她人生的90年,但凭着她的毅力和勇气,90岁并不算老。作为她人生的又一个新起点,百岁老人的好日子正等待着她新的启航。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