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姜信
1969年冬,我才两岁多,妈妈抱着我到外公外婆家对面那个村子里参加亲戚的酒宴,我躺在年轻漂亮妈妈的怀抱里,妈妈亲切地对我说:“崽,你等下可要多吃点。”那时候,老百姓缺衣少食,营养不良,凡事都要凭票证购买,吃酒的份子钱也只有五毛钱!
那天中午,冬日的太阳也没吃饱饭似的懒洋洋地挂在半空,只有我精神满满地盼望着这顿饭。我和妈妈走过弯弯曲曲的田埂,走上村边一个长着稀稀拉拉杨树的小山坡,便到了亲戚家里。因为办喜事,个个都是兴高采烈的,亲热地打招呼。亲戚家里摆了几张八仙桌,每张桌子上有一小堆炒熟自产的花生。妈妈把我往桌边板凳上一放,就去择菜、洗菜帮厨了。我就坐着看着妈妈帮忙干活,自己剥花生吃。坐等了一会儿,我便躺在板凳上睡着了。等到开席吃饭了,已是下午时间。那时中国人普遍营养不良,肚子里没有油水,以吃肥肉为要,可吃可炸油,瘦肉不好卖,五花肉最好卖。妈妈抱着我,喂着我吃了几口扣肉,我再也吃不下了,肚子却感到饱饱的。散席以后,妈妈背着我,两个人有说有笑地回到了外婆外公家,外婆问我吃饱了吗?我说没吃饱,妈妈又在外婆家里喂我吃了几口饭。这是我第一次吃酒席的回忆。
如今,妈妈已逝世两周年了。我时常回忆起在物资匮乏年代,外公外婆,舅舅舅妈,姨父姨妈和妈妈之间互相帮助的浓郁亲情,回忆起他们在我们姊妹还弱小的时候,收留了我们,养育了我们,仁至义尽。历史值得永远铭记在心!我至今没齿难忘。我们有机会有能力也要报答他们。每次,我回娄底,路过大门口的大树,我都驻足片刻,看看妈妈过去时常坐过的地方,耳边就回响起妈妈的问候:“伢子,你回来了……”
现在,当我工作、生活和社会上碰到了困难,内心都问自己:“妈妈赋予我的智慧都用完了吗?我怎么能屈服于困难!”
今天,我们生活在新时代,人民安居乐业,国家兴旺发达!酒席尚在,妈妈却不在了,真想念妈妈和她精心制作的年夜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