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5年07月24日> > 第3版 > 新闻内容
娄底不动产登记“指尖办结”的民生蝶变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2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2016年,娄底市义务教育划片入学政策全面铺开。一夜之间,房产证、无房证明成为入学报名的“通行证”。登记中心大厅人潮汹涌——家长们攥着户口本排起长龙,打印机不堪重负频频“罢工”,焦急的询问与孩童的哭闹交织回响。高峰时段,日均人流量逾千人次,汗湿的衣衫、疲惫的面容,成为那个夏日最令人心焦的注脚。“为了一张纸,请假跑三趟”的无奈叹息,让改革变得刻不容缓。

 

  △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人员手把手教会学校老师识别不动产权证书真伪

  技术破冰 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奔波

  转机,始于“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探索。2018年,全国首个不动产区块链信息共享平台在娄底上线,一举打通数据壁垒,为跨部门协同治理埋下伏笔。依托区块链技术的持续深化,中心联合住建、税务、教育等部门,逐步构建起“联盟链”,实现了不动产登记、合同备案、户籍等数据的实时共享与互信互认。技术的深度赋能,带来了数据流转效率的质变:2023年,“娄底中心城区新生报名系统”接入省政务平台,家长通过“湘易办”APP即可一键获取电子不动产权证、电子《无房证明》及商品房合同备案信息,纸质材料悄然退场;如今,关注“娄底不动产”微信公众号,点击“查询证明”,30秒内即可获取带权威电子印章的产权信息,数据跑腿让群众告别“来回跑、反复交”的繁琐。同年,随着“入学一件事一次办”平台正式上线,依托“联盟链”强大的实时数据互通能力,系统自动比对产权人份额、户籍迁移时效、实际居住证明(如水电缴费记录)等关键信息,学校免去手动审核之累,家长亦无需提交任何材料。十年磨一剑,沉淀的43.41万本证书、99.75万份证明数据,终成普惠民生最坚实的基石。

  服务升温 急难时刻彰显登记速度

  技术赋能之外,更需人性温度。每年6-8月入学季,中心便启动“护航模式”:

  “容缺受理”解燃眉之急——材料暂缺可先行办理后补手续。2023年,中心为异地工作的张先生容缺办理抵押证明,助其孩子赶上报名末班车;

  “入学急件”绿色通道——对产权过户、继承登记等入学关联业务实行“当天受理、当天办结”。今年6月,刘女士因房产过户手续未办结面临孩子无法入学,中心立即启动应急机制,协调税务、测绘等部门联合办公,通过延时服务,用时1.5小时便完成了常规需3个工作日的不动产权证办理,临近新生入学报名截止日半个月内,这样的场景在中心登记大厅几乎天天上演;

  党员先锋岗全天守候——业务骨干组成“助跑小分队”驻守窗口,高峰期日均受理量激增200%。2024年6月高峰,单日处理业务511件。“群众有需求的时候就是我们的工作时间。”该中心负责人表示。

  最令人欣慰的变化,藏于细微之处:《不动产权证不在手边怎么办》《手机查证明指南》等实用短视频在“娄底掌上生活”APP、“娄底不动产”视频号广泛传播,大厅长队逐年缩短。今年6月高峰期,中心线上查询占比达54.36%,超半数家长足不出户即获所需,曾经喧嚣的大厅变得秩序井然。

  星火成炬 十年耕耘照亮“护学之路”

  服务不止于响应,更在主动奔赴。中心连续三年开展“登记服务进校园”行动:在娄底八中、吉星小学等热点学区,工作人员手把手教老师识别不动产权证书真伪,现场演示电子证照扫码核验流程。

  驻点服务让信任扎根:每年选派业务骨干到娄底一中、娄底一小、吉星小学等学校驻点,现场核验证件千余本,解决历史档案疑难数百件。多年来,为娄底一中、娄底一小、吉星小学、振翩学校提供档案复查服务,保障千余名学生顺利入学。

  从化解“城中丽舍”小区无籍房办证难题,助2593户子女顺利入学,到“铁路专线”行动为4000余户铁路职工集中办证;从抵押登记由3个工作日压缩至20分钟,到“交房即交证”惠及16421个家庭免除入学后顾——每一本产权证背后,都是一个孩子的就学路,一个家庭的安居梦。

  十年耕耘,娄底不动产登记实现了从“群众跑腿”到“数据跑路”,从“纸质证明”到“链上凭证”,从“窗口长队”到“云端核验”的华丽转身。这不仅是技术的跃迁,更是“登记为民”初心的生动践行。(廖国兵 李星 陈泽宇)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