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肠镜的普及率和精确度逐年提高,肠息肉也越来越被人们发现。那么,肠息肉都需要切除吗?答案是:不能一概而论。
先按照病理类型划分,怎么对待肠息肉:
1.腺瘤性息肉:这是最常见的类型,也是结直肠癌的主要前体病变。这类息肉几乎总是需要切除,因为它们有明确的恶变潜能;
2.锯齿状息肉(包括增生性息肉、广基锯齿状腺瘤/息肉、传统锯齿状腺瘤):增生性息肉通常癌变风险很低,有时可以观察,但体积大或位于近端结肠的增生性息肉以及广基锯齿状腺瘤/息肉、传统锯齿状腺瘤有癌变风险,通常建议切除;
3.炎性息肉:通常继发于肠道炎症本身癌变风险很低,主要风险在于其背景的炎症性肠病,不一定需要切除,但需要密切监测原发炎症疾病;
4.错构瘤性息肉:如幼年性息肉、Peutz-Jeghers息肉,通常需要切除。
以上从专业的角度怎么区别对待肠息肉,简单一点的方法可以根据息肉的大小和形态来大致判断:
1.直径>10mm(1cm)的息肉,无论何种类型,都强烈建议切除,因为癌变风险显著增加;
2.直径5mm-10mm的息肉,腺瘤性通常建议切除;
3.直径<5mm的微小息肉,特别是增生性息肉,癌变风险极低,有时医生可能会选择观察(尤其是数量多、分布广时),但如果是腺瘤,即使是小的也建议切除。
总之,发现肠息肉请在专业医师指导下处理,不盲目、不焦虑、不恐慌!(曾异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