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娄底市老干部大学摄影提高班自开班以来,学员们的摄影知识不断丰富、技艺水平持续提升,成绩斐然。2023年至今,学员们在全国及国际摄影大赛中收获各类奖项20项,入选作品近90幅。其中,学员段放鸣斩获国际金奖3项、勋带奖3项、优秀奖2项;学员杨海波获中国老摄影家协会摄影大赛银奖1项。
今年,摄影提高班参加娄底市首届摄影艺术展,20名学员的23幅作品入选,其中颜俊勇的作品获优秀奖,罗镇球的作品获提名奖。
本报特选登部分优秀作品,呈现视觉美味,同时加入行家点评,共同探寻摄影艺术魅力。
△《小商品大市场》杨海波
点评:作品构图上以环形补光灯成框架,聚焦直播主体,层次分明;用光借补光突出人物、环境光烘托氛围;取景捕捉市井直播场景,充满生活气;情感传递主播热情与观者关注的活力。技巧上抓拍自然,红黑色彩对比强化视觉,生动展现新媒体营销场景。
△《嗷嗷待哺》段放鸣
点评:这是一幅获国际金奖的作品。构图精巧,鸟儿展翅与水面幼鸟形成呼应,主体突出,有动态张力。取景抓住了自然瞬间,展现生命互动。情感上传递出亲鸟育雏的温情,亮部光影恰到好处,整体画面动人,生动呈现自然之美,值得细品。
△《爱》徐培源
点评:作品运用剪影构图法,借侧逆光精准勾勒人物轮廓,轮廓线条简洁硬朗,形成强烈视觉张力。取景择取黄昏时分暖黄渐变背景,依托色彩心理学营造温馨氛围,父母托举孩童的姿态,传递出亲昵与期许的情感内核。创作中以光影减法摒弃冗余元素,遵循“少即是多”的艺术法则,将家庭温情与摄影美学精妙融合,尽显艺术感染力。
△《河畔芳华》彭楚华
点评:作品构图运用三分法,人物置于左侧三分线,与右侧垂枝、下方前景形成视觉呼应,简洁且具平衡感;柔光漫射,均匀铺陈画面,弱化阴影,凸显服饰纹理与花卉层次,营造朦胧氛围。取景以水为底,大量留白拓展意境,借民族服饰、自然元素传递悠然情愫,是意境摄影中“以简胜繁、以空为有”的典型,用光影与构图诠释宁静诗意。
△《追光者》何一波
点评:作品中人物与沙丘形成斜线呼应,增添动感;顺光拍摄,光线明亮,凸显沙漠金黄与红纱明艳;取景聚焦沙漠人文,人物动态传递自由;情感借广袤沙漠与飘逸纱幔,抒发对自然的热爱与洒脱;巧用长焦压缩空间,强化主体,让画面简洁有力。
△《风雨桥夜景》罗朝晖
点评:作品在色彩上,暖黄主调搭配红灯笼,营造古朴温暖氛围,和谐统一又具视觉层次;构图以对称式布局,强化纵深感与秩序美,引导视线聚焦远方;光影上,灯光勾勒建筑轮廓,车流光轨添动感,明暗对比凸显建筑立体感,尽显夜景魅力。
△《夕阳之歌》李羡文
点评:作品构图上遵循三分法,将天空、水面、远景分层,飞鸟成点线元素,平衡且具韵律;借落日逆光勾勒轮廓,暖色调高饱和度渲染氛围感;取景选湿地生态场景,展现自然野趣;传递宁静生机情感;巧妙捕捉光影动态,是自然摄影中风光与生态结合的佳作,尽显黄金时刻魅力。
△《心之所向》苏跃凡
点评:作品把人物置于沙丘黄金分割点,红装与飘带形成灵动线条,平衡沙漠空旷。用光遵循侧顺光,勾勒沙丘纹理与人物轮廓,增强立体感。取景以蓝天沙漠为底,点缀枯植,凸显旷野之境。情感借人物舒展姿态、红绸飞扬,传递自由奔放。技巧上,借景抒情,色彩对比(红与黄蓝)强化视觉冲击,定格瞬间感染力。
△《翠野峰峦映云天》苑士玉
点评:这幅田园风光图,构图上远近山峦与田野层次分明,光用自然,蓝天流云添灵动,取景展现开阔宁静景致,传递悠然惬意情感,借广角与光影捕捉,尽显田园诗意与生机。
△《绣》罗镇球
点评:作品构图聚焦人物,突出专注神态;侧光勾勒轮廓,增强立体感,暗背景凸显主体。取景抓取传统技艺瞬间,传递对民族文化传承的敬意,以写实技巧,共情手工坚守的温度。
【点评老师简介】邹雄华,1956年9月生,1980年与摄影结缘。现系中国老摄影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摄影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湖南省老摄影家协会常务理事、娄底市老年摄影家协会主席,娄底市老干部大学摄影教师。45年来,参加各级各类摄影展览和比赛无数,获得各类奖项100余次,在全国、省30多家报刊杂志、网络发表摄影作品及新闻图片6000余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