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诚待人、以信为本,小作坊里天地宽。”这是湖南省曾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南军创业坚守的人生信条,也是她从库区大镇、百年名镇新化白溪的土特产小作坊一跃而为享誉三湘四水规模企业的人生传奇。1月21日,我们走进新化县白溪镇石板村,采访了这位靠诚信经营、勇于开拓,带领库区移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小小饭庄藏商机
今年51岁的曾南军个头不高,块头结实,岁月的风霜练就了她成熟耿直爽快的个性,男性化的名字与员工们亲切随和的尊称“曾姐”极不相称。然而那坚定刚毅的眼神透露出这位农村企业老板不同凡响的创业坎坷路。
“我老家是安化县东坪镇的,上世纪80年代初嫁到新化。生下大儿子吴雄建的时候,因家里比较穷,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所有的开支全靠丈夫经营几亩薄田维持,日子过得非常紧巴,特别是生下第二个儿子后,家里的开支更大。”曾南军侃侃而谈。就是那个时候,她就萌生了一个摆脱贫穷必须做点小生意的想法。于是她与丈夫合计,利用平时省吃俭用的一点积蓄,再从亲戚朋友那里借点,筹集数万元现金,到镇里租下一间狭小的门面,开个小饭店谋生。由于诚信小本经营,小店生意还不错。在经营饭庄的几年当中,曾南军摸索出一道管理经验,发现利用本地农产品出售大有前景,孕育着无限商机。因而在2007年,她义务反顾地注册成立了一家集白溪豆腐乳、农家坛子菜、米粉肉、白溪香干、干鱼等产品专业生产加工为一体的白溪朋义食品厂,开始了艰辛的创业之旅。
全力打拼成规模
办厂之初,有两件事情差点让她处于奔溃状态:一次,发货到长沙的一个土特产店,因老板身体欠佳,在医院住院治疗,近6万元货款滞账没法直接要回。为此,曾南军急得一连几天躺在床上起不来。后在丈夫和儿子的鼓励下,曾南军静坐思过,很快振作起来,最终通过调解,大部分货款予以追回。还有一次,因长沙三大碗有7万元货款久拖不还,无法及时给付部分供货商的欠款,导致她不得不东挪西借,才在规定的时间内将货款打到了供货商账面上,换得了合作伙伴的信任和理解。由于她一贯推行“以诚待人、以信为本”的理念,狠抓产品质量、内部管理并维护企业信誉,长沙三大碗店主被她的执着和诚信感动,终于在2年后把货款还清,使她渡过了难关。
2012年,曾南军与刚刚从部队退役回来的大儿子吴雄建在网上注册了一家“电商网络公司”,大力推行“互联网+农副土特产”经营模式,集研发、销售为一体,其生产的豆腐系列及坛子菜近20个产品,远销加拿大及全国各省市地区,曾姐农产品成为网络电商的畅销品牌。2015年,该食品厂升级为湖南省曾姐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成为拥有各类加工设备和流水作业一条线,集加工、销售、包装于一体的农产品规模企业,其固定资产由最初的几十万发展到近1000万元,年利税超100万元,年产品销售稳居全省同类企业前10名,销售额超800万元,年产值达2000万元,可望3年超6000万元的库区大镇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
致富不忘贫困户
凭借诚信经营和努力苦干富起来的曾南军,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积极投身于脱贫攻坚的大决战当中,在全力帮助解决贫困户农产品销售难问题的同时,着重解决贫困户和失业人员的就业难问题。
目前,该公司已经吸收了该村15户贫困户参与入股分红,吸纳了20名异地搬迁的贫困人口务工,占企业职工总数的66%。另外,该公司先后带动周边贫困人口100余人参与到生产经营农产品加工企业,并对贫困户送来的洋姜、藠头、黄豆、豆角、辣椒、姜、萝卜、刀豆等农产品以高于市场价格的5%予以收购,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早日脱贫致富。
多年来,曾南军还不遗余力帮扶同乡妇女,将她们招收到自己企业务工。困难见真情,帮扶显大义。曾南军用心做企业,无私献爱心、真心去帮扶赢得了广大村民和贫困户的交口称赞,也铸就了她大爱无痕、和蔼可亲的从容气质,被大家亲切地尊称为“曾姐”。
近年来,由于曾姐经营有方,锐意进取,其农产品加工企业及先进的“豆腐流水线”被业内人士予以高度认可与推介,她本人也收获满满,先后多次被县妇联授予“双学双比女能手”、“致富女能手”及“三八红旗手”的称号,2015年当选为新化县政协委员兼白溪镇豆腐协会副会长,并获新化县“巾帼创业提名奖”。
(彭剑峰 卿跃飞 阳家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