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医养工作,是社会和每一个家庭都已然面临的问题。如何安置我们日益老去的父母,让我们既能兼顾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又能尽孝老去的他们,这一直是一个现实的难题。市康复医院在人口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开展医疗养老呵护工作,开放集医疗、养老、托管、护理、临终关怀为一体的老年医疗呵护中心,对老人实行既养又医、养治结合,还可根据家属的要求实行差异化陪护,这项工作既填补了我市医养融合养老工作的空白,也解决了很多儿女想尽孝而不得其法的烦恼。
让老年人的晚年生活,特别是各种原因所致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及存在医疗护理依赖的老人;老年性痴呆、中风后遗症、脑外伤后遗症、癌症晚期老人;以及各种慢性躯体疾病和老年性精神疾病所致的需要长期治疗、护理的老年病人的晚年生活尽可能的提高生活质量,家庭之外,我们不仅需要一些医养结合的机构,更需要一批像文中的廖秋莲主任医师一样医术精湛心有大爱的医护人员。
康复医院老年医疗呵护中心目前开放床位240张,每间病房有独立的洗手间、橱柜、电视机及空调,并配有专供老人的户外活动场所和室内娱乐室。有医护人员43人,高级技术职称3人,中级技术职称10人。成立八年来,在湘中地区享有盛誉,以致一床难求。
在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方面,娄底市康复医院探索出了一条成功之路。
——编者
(丁梅生老人的家属和老年医疗呵护中心A区医护人员合影)
我是湘潭市广播电视台退休干部王伟平,今年55岁。每当我走进娄底市康复医院老年医疗呵护中心3楼,看到住在老年科A区68号床的老母亲丁梅生面带微笑、欢喜地迎接我们兄妹的到来,幸福之感油然而生。这个时候,我心里最常涌现的是“感恩"——感恩市康复医院、感恩廖秋莲主任及其医护团队,没有他们高超的医术和精心护理,就没有我老母亲生命的重生,更没有我们全家今日平安幸福的生活。
我的母亲丁梅生今年83岁,是涟邵矿务局机关一名退休干部。2016年3月初,刚满80岁的母亲左小腿上生了一个直径约2厘米的水泡,经过反复求医住院治疗,直到当年底才基本痊愈。从那时起,膝关节退行性病变的母亲就再也不能站立、行走,人也轻度失智。看着曾经健康开朗的母亲一天天衰老,作为被同事、邻居公认的孝顺儿女,我们兄妹也只能在家尽心尽力照顾好母亲,想让母亲在生命的末端能够“善终"。然而,命运总是与人开玩笑,噩梦毫无征兆地来到了眼前,2018年8月,母亲手上出现几个小湿疹,我们就按往常一样买来治湿疹的几种药膏给母亲涂上,到9月初,母亲手上出现水泡,我们全家非常着急,想带母亲去医院治疗,因为母亲行动不便,我便先带着母亲生水泡的照片跑了几家医院找相关医生,听说母亲的情况后,几家医院都表示无能为力,不愿接收母亲入院。听人说中医治疗可能有效,我们又请来一家诊所的中医,又是吃中药、敷中药,仍然毫无效果,母亲身上的水泡很快从双臂、双手发展到双腿、臀部,并且溃烂,流血淌脓。母亲开始起不了床、吃不下饭,成天陷入昏睡。了解情况的邻居认为母亲活不了多久了,好心地提醒我们给母亲准备后事。看着四肢、臀部溃烂、昏睡在床、求医不得的母亲,我们全家陷入了悲伤、恐惧、绝望的情绪,我自己更是陷入焦虑、抑郁,晚上通宵无法入睡,总是哭泣不止,半个月时间体重下降了12斤。
因为不忍心看着母亲就这样凄惨地溃烂死去,绝望中我甚至好几次产生了带着母亲一起“了断”以减少母亲的痛苦和自己心灵煎熬的想法。这个时候,一直性格乐观开朗的我才真正感觉到人生是多么无助,再好的孝心在母亲的病痛前也是多么的无能为力。绝望中,有人提醒我们说:“你们上市康复医院去试一下吧,他们治疗老年人的毛病有经验,说不定还有一线希望!"我们听说娄底市康复医院床位很紧张,而母亲的病情很严重,其它医院都不收母亲住院,康复医院会收治母亲吗?带着惶恐不安的心情和一线希望,我们来到康复医院求助。了解到我母亲的病情发展这么迅速,而且如此严重,医院领导和老年科的廖秋莲主任以人道主义救死扶伤的精神收下了母亲。10月2号下午,母亲从担架上被抬下来时,廖主任掀开母亲的衣服,看到母亲全身水泡,溃烂面积约达到全身三分之一以上,廖主任及旁边的医护人员都震惊了。她一边查看询问病情,一边安抚着惊恐不安的母亲。接下来几天,廖主任每天几轮亲自给母亲治疗、涂药,每一次换药都需一个多小时。经过整个医护团队的精心治疗和护理,母亲的病情明显好转,水泡消失,伤口开始结痂愈合。经过一个月左右时间的治疗,母亲身上的伤口基本上长好了。母亲又能够起床坐在轮椅上了,曾经与死神擦肩而过的母亲又重生了!轻度失智的母亲虽然有时连我这个6年来天天照顾她的女儿都不记得,但她记得是谁救了她的命,谁是“好人",她说“那个主任(母亲记不住主任姓什么)是好人,每天到病房来都到我床前问我今天怎么样,好不好?她很关心人,对老人都很好!"母亲交待我一定要做一面锦旗感谢医院和主任。
去年11月底,重生后的母亲又迎来了一个曾孙女。看着母亲望着曾孙女照片露出的幸福笑容,想到如果不是康复医院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特别是廖秋莲主任及其医护团队高超的医疗技术给我母亲精心的治疗,母亲哪里还能活到今天,我们全家哪里还会有现在这样四世同堂的幸福生活!
我们一直心怀感激,快过年了,我们兄妹商量一定要用传统的方式“包红包"感谢廖主任。我含着热泪求廖主任无论如何收下我们的心意红包。谁曾想,转过身没多久,廖主任就交给了我两张收据。原来她把红包里的钱拿到医院收费处给我母亲交了医药费和护理费。
拿着这两张收据,我又一次感动得流下了热泪。我想,我们是多么有幸,在全家最困难、最绝望、最走投无路的时候遇到市康复医院这么好的医院,遇到廖秋莲主任这么好的医生及团队!惟有感恩,感谢,祝福!感恩你们!感谢你们!祝福你们!你们的辛苦,你们的奉献,你们的付出,都是造福他人。你们是“菩萨",是“天使",是最可敬最可爱的人!(王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