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治垃圾”专项行动,有序实施农村垃圾分类减量无害化处理工作,涟源市城乡环境整建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决定,由涟源市整建办牵头,联合市住建局、娄底市生态环境局涟源分局等单位,从5月14日开始,对涟源市2018年推行垃圾分类减量无害化处理的239个村进行验收考评。
界定范围。至2017年底,涟源市尚余未实行垃圾分类处理的村239个(并村前的小村355个),在2018年度全部强势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并要求每个乡镇的党政主要负责人各挂点办好1个垃圾分类处理村作为示范点。
明确标准。要求为农户配备垃圾分类容器,新建或改造村级垃圾分拣中心,广泛发动及指导农户做好户内垃圾初分类,搞好室内、房前屋后及周边卫生,做到农具、用具摆放有序,柴草、杂物堆放整齐;保洁员对垃圾进行细分类,及时清除转运积存垃圾,保持公共区域卫生。
整合资金。继续将各垃圾分类处理村推进工作纳入“涟源市‘十三五’脱贫攻坚项目中的‘农村环境整治’项目,对验收合格的垃圾分类处理村,按每小村2万元的标准实施以奖代投。
定量回收。进一步完善制度,明确各垃圾分类村废旧物品回收任务并严格监管。各村对废旧物品按要求分类打包,由“涟源市新辉再生资源回收分拣中心”按市场浮动价统一收购,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良性发展。
统一考评。市里组成考评组,公平、公正、公开地对各垃圾分类村进行验收考评。垃圾分类减量无害化处理占各乡镇街道整建工作年度总分的10%,验收不合格的村,按其比例在相关单位年度总分中实施扣分。(李海 刘新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