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06月13日> > 第19版 > 新闻内容
琅塘腌鱼滋味长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06月13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生长在洞庭湖边,有关鱼的大场面见得多了,即如晾晒腌鱼的情景:年关将近,家家户户的屋檐下或是竹架上都挂着成串成排的腌鱼,种类有青、草、鲤、鳊,鳙、鲢等,大大小小,长长短短,洋洋洒洒,蔚为壮观,过年的气氛便有了。

  有此经历,常为自已生于鱼米之乡而自豪。未想我来到新化琅塘之后,却颠覆了这种认识。琅塘的腌鱼,居然成了一个很大的产业!

  去年晚冬,我到琅塘作客,真个是长了见识:就见资江两岸农舍前阔大的地坪上,竖起的全是钢管制作的架子,一排排摆满了地坪,而这些架子上,全挂满了腌制的草鱼,这鱼的大小都差不多,五六斤的样子,看上去挺整齐的,冬阳懒洋洋的照着,呈现一派土黄色,让人想到光伏电站的发电场,每一条鱼如同斜立着的一块太阳能光电板;而停泊在河边的渔船,两侧船舷亦立起了支架,支架上也挂满了腌鱼,粗看就像一条花船,更像是竖起了桡板,就要进行龙舟比赛了似的;更精彩的还在后头呢,琅塘的小巷,曲曲弯弯,此时也被占领,全是钢管支架擎着满巷子的腌鱼,只在巷子两侧留了供人通行的窄道,那架子摆成的“鱼阵”也就弯弯曲曲,仿佛一条条在小巷里穿行的长龙!据有心人粗略估计,琅塘年产腌鱼应在20万斤以上,除了自供,还行销省内外。

  琅塘大缸腌制鱼,制法真还挺讲究:选取的是产自资江里的5、6斤的新鲜草鱼或鲤鱼;剖鱼则是从鱼的肛门往上斜切一刀至背部,然后刀锋紧贴脊椎骨沿背部向鱼头延伸,顺势将鱼头一劈为二,称为“剖开边子”,再将鱼的“两页”扳开摊平,这样容易入盐味;若说加盐每十斤鱼只能用盐八两,不能多也不能少,还要把盐均匀抹在鱼上;至于入缸时先得在缸底撒上一层盐,然后每放一层鱼,就放一层盐,当高度达到缸内三分之二时,用食品专用塑料铺在鱼上封好;还有泥封,要去稻田中选取泥巴,泥巴以手握稍有滴水为最好,把泥均匀的堆抹在缸内塑料上,再封严实;最后盖上缸盖,密封一个月以上把鱼取出,洗净,晾干,就是琅塘风味美食秘制腌鱼。先前我看到的景象,是腌鱼出缸后晾晒的实景图。

  这鱼从瓦坛子里走了一遭,天晓得在这坛子里发生了哪些物理的、化学的变化?只知道变成了美味珍馐,让人口舌生津。

  见得如此浩大阵势,我当然不能错过机会,心痒痒要亲口尝一尝,对朋友说,好想吃吃这琅塘的腌鱼!朋友已安排了晚餐,还点了琅塘鳜鱼,我说将鳜鱼退掉吧,太贵!朋友说,那怎么行?只好加个菜,就是腌鱼。

  腌鱼端上来了,被斫成了块,黄澄澄的,有点像本地的豆腐干,但略薄些,入口那可就大不同了!口感稍硬,有点嚼头,但决不至于让你咬不动;似乎又有点糯,有点粘,有点滋润,这就叫着软硬适度,适口性好。尤其是那香味,并不浓烈,却宜人,却受用,还有那甜味,仿佛是一丝丝的,又是淡淡的,若有若无,甚至还有点酸味,悠悠的,颇有些余韵。当然,还有一种熟悉的腥味,这腥味并不是生鱼散发的那种味道,而是鱼熟了之后特有的“鱼味”,闻起来很是舒服!这是区别鱼类佳肴与其它食物之根本所在。这些味道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就是我们常说的“坛子鱼味”,也就是琅塘腌鱼的美味。琅塘山川秀丽,田园饶美,属物候温润之地,出产必有不凡之处,故有“琅瑭多鱼,不羡熊掌”之说。

  若在寒冬中围着木炭火而食琅塘腌鱼,佐之以米酒,自有一番妙趣,周身暖意融融,口中津津有味,感觉清清爽爽。又据琅塘朋友介绍,琅塘腌鱼还有健脾开胃,消食止胀、增加食欲的作用。读者诸君你也不妨来琅塘一试吧。(范精华)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