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19年11月14日> > 第19版 > 新闻内容
我与祖国共成长的九个“十年”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19年11月1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娄底 羊文超

  我今年88岁,穿越了党和国家几乎所有的重大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事件。我将这人生征程分为九个“十年”,记录新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是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珍惜与喜悦,是对党和国家的感恩和礼赞。

  1941年,我10岁。我出生来到的世界,红军、国民党军队和日本侵略者,发生了猛烈的碰撞和较量,红军挫败国民党五次围剿后进行长征,延安成为红都。叔父羊渭卿在邵阳循程中学毕业,后投笔从戎抗日,在我小小的心灵中埋下了爱国的种子。

  1951年,我20岁。1949年4月20日,解放军百万雄师渡江,我以小学教师的身份做掩护,参加湖南人民解放总队湘中二支队第七大队做宣传工作,为邵阳和平解放作了小小贡献。

  1950年10月,邵阳地区开展土地改革,区委调我担任第五区政委林树贤的秘书,历时两个月,我接受了阶级斗争的教育和锻炼。

  1951年3月,第五区区委开展“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参军运动,我带头报名参军,带动60多名青年率先完成分配任务。区委未批准我参军,继续留任教育工作。

  1961年,我已三十而立。为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邵东县委决定调一批优秀教师担任区文教助理,我于1952年10月被调到简家陇区公所主管全区文教工作,驻和平乡,参加农村工作第一难事统购统销,发动11户统购户卖余粮给国家,对城市居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

  1955年是我“三喜”临门的一年。入了党;结了婚;荣调县委办公室工作,与申志鹏同志创办编印《邵东报》。

  1957年4月30日,大儿子出生,为纪念长江架起钢铁长虹大桥,为儿子取名钢虹。

  1958年8月,毛主席发出“人民公社好”伟大号召。县委派我与张建湘等三人去取经。回县后,在全县掀起建立人民公社的热潮。

  1971年,我到了不惑之年。在这10年中,女儿出生,为纪念苏联人造飞船上天,取名苏宇。后苏联变修,又改名红路,纪念党的八届十中全会提出的坚持走社会主义红色道路。

  1964年,中央决定在全国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邵东全县抽调1400名干部组成社教工作团,由县委书记马云任团长,县直各部门一把手都去了,县委决定由我主持县农村办公室工作,妻子张紫英主持县妇联工作。

  1981年,我到了知天命之年。1977年春节后,灵官殿邮电所小宋送接我一封来自日本的信,我明白可能是台湾叔父羊渭卿的家书,我交给区委书记舒志得在区委会议上宣读。“文革”中有人怀疑我与叔父秘密通讯的谎言不攻自破。时任邵阳地区轻工业局局长尹健松同志,是我入党介绍人,专程来到毛荷殿对我说:“老羊,你摘掉了‘海外关系’的帽子,有奔头了。”

  1977年11月25日,邵阳地区分为邵阳、娄底两个地区。1978年春节后,我来娄底地区农机局,任办公室主任。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新生事物层出不穷。1980年春,农村出现“包机到人”,党和政府认为是“单干”走资本主义道路,派人去制止。我以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作指导去实地调查,写了《关于‘包机到人’问题的探讨》一文,指出没有改变社会主义性质。地委书记李顺同志批发在全区县、区委书记会上学习。不久,国家农机部项南副部长得知后,派倪迪同志专程来娄底调查,将我写的报告发表在《农业机械》杂志上。年终,《农业机械》杂志社邀我参加特约通讯员会议,组织我们去中南海瞻仰毛主席住的地方菊香书屋,是我人生最大的幸事。

  1991年,花甲之年。在这十年中,台湾当局于1987年11月起,允许台胞赴大陆探亲。大陆各级政府均成立了台湾办公室,负责接待事宜,使阻隔海峡两岸的冰山解冻。在台湾的文正弟偕夫人于1988年7月20日来大陆寻根问祖。不久,文健弟来深圳办企业。文正弟是台湾集成电路专家,受聘到甘肃天水,救活了一家破产的电子工厂,受到甘肃省副省长的接见和表彰。

  继国家、省成立国土局之后,娄底地区国土局于1986年11月成立,地委任命我任调研员,分管人秘科和区划科,兼任地区农业区划办公室主任。由于工作创新创优,三年获三大奖,1989年5月荣获娄底行署授予“娄底地区劳动模范”称号,1990年12月国家农业部授予“全国农业区划先进工作者”称号,1991年4月,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国土规划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1年,我70岁,到了古稀之年。90年代初,联合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新战略”(英文缩写SARD),成为划时代的概念,国际大动向。国家科委、农业部研究在全国办20个县市SARD试验区。我打电话找农业部张巧玲司长,争取娄底成为国家SARD试验区。地委决定成立“娄底地区可持续农业和农村发展委员会”,返聘我任办公室副主任,主持日常工作。由于领导重视,科技人员踊跃参与,农业部于1995年9月来娄底召开“全国SARD试验区工作会议”,这是娄底成立以来承办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国家级会议,载入娄底史册。

  2011年,我已是耄耋之年。国史、方志、家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乘改革开放的东风,全国掀起新一轮修家谱的热潮。我主编《中华羊氏聚居地通谱》,修谱也要改革,不沿修“世系谱”(全国都要逐户逐人登记生平婚嫁情况,劳民伤财),我们创新修“聚居地谱”,以县为单位,统一按“五个部分”(始迁祖溯源、繁衍分布、地理经济、文化胜迹、古今族秀),既简单,又适用,节省人力、财力、物力。参加修通谱的有21个省103个县,羊姓人口约30万人,即将出版,为全国羊姓办了一件有史以来最大的好事盛事。

  全国的旅游热潮激起我们夫妇踏上人生最快乐的旅途。10年来,我俩走遍19个省市,北至辽鲁、南至川琼、东至苏闽、西至陕甘,参观了延安、黄帝陵、晋祠、武候祠、襄阳、鼓浪屿、隆中、曲阜“三孔”等100多个景点,实现我多年来红色旅游的梦想,饱览祖国大好河山之美丽,得心灵之慰藉,提精神生活之品位,也获得了身心健康。

  再过两年,是我90大寿。党的十九大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我俩很荣幸成为新时代的见证者。

  我俩夫妇都是老党员,践行入党誓言,不忘初心,多为群众做好事,不因善小而不为。发生自然灾害时,我都慷慨解囊。亲朋和社会贫困户遇到危难时,就出手相助。我在居住的街心社区,连续两年每年捐给社区贫困户2000元。今年贫困学子张某家境非常困难,我俩上门慰问,决定每年资助1万元,直至大学毕业。

  在举国上下欢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大喜日子里,我荣获由湖南省老干局转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这是我人生最亮丽的荣誉。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