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3月5日,记者者从市发改委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要求,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娄底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科学精准施策,多措并举,企业和重点项目复工复产成效明显。截至2月29日,全市1941户规上企业复产率96.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产率96.5%,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复产率97%,重点农产品生产企业、产业园区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复产;7个省重点续建项目和17个省“五个100”项目,101个市重点续建项目,全部复工。华菱涟钢、华菱薄板、冷钢等年产值过100亿的大户企业生产持续正增长,预计3户企业1-2月产值89亿元,同比增长4%;汽车板(VAMA)1-2月产值10.9亿元,同比增长83.7%。而上岗人员多达10780人的华菱涟钢更是以人员“零感染”、生产经营“零影响”被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多家国省媒体做为优秀典型推介。
高位推进。自新冠病毒疫情发生以来,娄底第一时间成立了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非任第一组长,市长杨懿文任组长、指挥长,下设八个工作组,全体市委常委各牵头负责一个工作组,随时研判信息、协调人员物资、处理突发情况。书记、市长多次调度,明确要求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切实抓好复工复产。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希慧多次专题调度,进一步细化分工、压实责任,2月18日主持召开“全市加快复工复产复岗、促进经济平稳运行专题调度电视电话会议”,统筹调度一、二、三产业的复工复产复岗,要求严格执行“每日一调度、每日一协调、每日一排名”工作机制。
政策支持。娄底结合中央出台的一系列稳企业、稳就业政策以及湖南省发布的30条帮扶企业政策措施,出台了4大方面24条“硬核”措施,印发了《娄底市有效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中小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操作性很强、含金量很高的政策措施,涉及金融支持、社保缴费、税费支持、财政补贴、稳岗就业、保物流通畅等方方面面。市财政安排8000万元风险补偿金,建立“助保贷”资金池,安排2000万元专项资金,对符合条件的优质中小企业给予贷款贴息支持,给予企业实打实的支持。
保障到位。娄底全面提升防控保障能力,医用物资实行统调统配、集中安排,优先保障防控、救治一线和开工企业需求。鼓励支持市内具备生产条件的医用企业转型发展,并以最快速度达产和扩能。目前已有12家医用企业生产或者即将生产医用口罩,健缘医疗新建口罩生产线日产近4万只,新增3条口罩生产线月底前可正式投产。湖南大乘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开足马力,争分夺秒生产络合碘、84消毒液; 娄底市中医医院制定详细工作方案,超负荷采购、调剂、分装、熬制中医药汤剂,免费提供给复工企业,截至2月27日,中医医院已投入相关工作经费459万,为全市215家复工企业29439人发放中药饮片147195份。建立公安、发改、工信、商粮等多部门联动配合机制,打通人流物流堵点,让人员进得来、原料供得上、产品出得去。充分发挥重点企业派驻防疫联络员工作机制作用,向全市1315家企业派出1238名防疫联络员。各县市区实施分行业领导挂点帮扶责任制,对于企业开工中的共性问题及时研究,集中解套,对于个性问题实行点对点解决,有力有序有效推动企业复工复产。
(颜绍平 颜伟 廖毅 廖永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