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03月12日> > 第17版 > 新闻内容
两招预防幽门螺杆菌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3月12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献方人:金元

 

 

  近日,笔者在央视《健康之路》看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主任医师张学智提供的预防幽门螺杆菌的两个简单的招数,现整理献给广大读者。

  有这样一个故事:王叔叔经常打嗝、胃胀,一开始以为是吃多了,就开始控制饮食。但依然不见好转,逐渐还出现了反酸、胃痛,有时胃痛难忍,必须要吃止疼药,随后情况逐渐加重,服用药物的种类也不断增加,健胃药、养胃丸、胃动力药……几乎都吃过,却发现体重开始下降。王叔叔赶紧去医院检查,结果医生诊断,王叔叔是患上胃癌了。

  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胃癌的发病率占据世界胃癌发病率的50%,而且,在中国肿瘤疾病中胃癌的死亡率占第二位!

  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把幽门螺杆菌感染作为一类致癌物质。患发胃癌的人群中,有50%~60%的患者被检测出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会引起:腹胀、嗳气、上腹痛、烧心、反酸等,嗳气打嗝是表现之一。

  幽门螺杆菌通过口口传播和口粪传播。其中口口传播与日常吃饭习惯密切相关,吃饭时不采取分餐制会增加感染的危险。特别是老人、小孩等特殊群体,抵抗幽门螺杆菌的能力较差,更容易被感染。

  病从口入,口腔是人体抵御幽门螺杆菌的第一道屏障。幽门螺杆菌不仅仅会导致胃病,也会导致多种口腔疾病。幽门螺杆菌一旦进入口腔,可能沾在牙齿上,在刷牙时转移到牙刷,长时间不更换牙刷,幽门螺杆菌就会在牙刷上积累滋生,造成感染。

  西医称幽门螺杆菌感染为炎症,中医称之为邪气,认为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脾胃湿热关系密切。舌苔黄腻是脾胃湿热的重要表现,通过观察舌苔可以判断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的高危风险。

  如何应对幽门螺杆菌感染呢?预防幽门螺杆菌感染需防治结合,防大于治。两个简单的招数:一是家庭和外出聚餐使用公筷或分餐制,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二是勤换牙刷,防止病从口入。

  生活中经常有嗳气、胀气、反酸等情况,应该及时地到医院进行幽门螺杆菌检查。由于西医抗生素耐药性逐渐增强,且副作用大,对于有制衡因素的人群,可以采取中医西医结合的方式治疗。结合抗生素的使用,运用中医方法治疗,感染期清热化湿,非感染期益气健脾。针对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症状程度和表现采取不同的中医方法,可以有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