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05月21日> > 第14版 > 新闻内容
少年李步云的地下革命工作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5月21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李步云)

  1933年8月23日,李步云出生在湘乡县三十九都延福乡(今属娄底市娄星区乐坪街道办事处)境内。谁也不曾想到,此人日后成为了中国法学界叱咤风云的人物,是21世纪中国法治“三老”之一。

  李步云出生在一个革命的家庭,父亲李洛陔是湘乡县上里娄底(今娄星区)境内最早发展的一批中国共产党党员。1926年10月,李洛陔等年轻的共产党员在娄底云隐寺秘密召开会议,成立了娄底(今娄星区)境内第一个中国共产党支部——中共娄底支部,通讯联络代号“雷雨之”,成春生任支部书记,李孝达、胡秋生、李洛陔为支部委员。李步云记事后,常听父亲说起成春生和李孝达,虽然一直没有见过他们本人,但几十年来,这些人的名字始终印刻在他的脑子里。

  李步云6、7岁时,父亲带他在湘乡县城里念小学。那时候他家就住在湘乡县城的草罗巷,父亲李洛陔在草罗巷上开了一个名为“鼎荣旅馆”的旅店。让他记忆犹深的是,一到礼拜天,就有这么四五个男人来鼎荣旅馆里吃饭,他们聚到一起说话聊天,时而高谈阔论,时而窃窃私语。让他疑惑的是,这些人只吃饭聊天,从不住宿。年幼的李步云不知道他们是些什么人,也不知道他们在这里干什么,也不敢问父亲。大概是因为他年纪小,父亲也从没有告诉过他这些人来这里做什么事。直到很多年以后才知道,这个鼎荣旅馆实际上是地下党组织的一个秘密联络点,这些人来店里吃饭、聊天,实际上是党小组在碰头和召开秘密会议。

  此后有一段时间,李步云的父亲隐藏身份,回到艾家冲老家,直到1948年才向他表露自己的地下党员身份。在李步云的老家,一共有七间房子,中间一间是接待客人用的堂屋,堂屋后墙是一个夹墙,外人根本就看不出来,夹墙的门开在上方,上面盖的是楼板,若有人要进去,须从上面揭开楼板,搭个梯子才能下去。他父亲曾经悄悄地让他下去过,看到了夹墙里面藏有大革命时期农会所使用过的一些东西,如梭标、大刀、红袖标等。在他13、14岁的时候,母亲去世了,因为一个人独睡有点害怕,他就从夹墙里拿出来一把大刀,枕在枕头下面壮胆。

  1948年,李步云在娄底连璧初级中学就读初中二年级。在进步教师的影响下,李步云更加迫切追求和向往进步,秘密参加了党的地下工作,以各种方式进行马克思主义和党的主张的宣传。领导他的是他的英文老师、娄底万宝人刘佩琪。刘佩琪是受广西大学地下党组织的委派,回到娄底来从事党的地下工作的。当时,娄底这一带中小学校思想进步的教师和知识分子不知道如何应对新的形势,思想上产生苦闷和彷徨。刘佩琪和其他地下党员、进步人士商讨策划成立了“湖南经世学会”娄底分会,宣传解放战争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联络重返境内的国民党军政人员举行武装起义,号召群众抗粮抗丁,发展游击队伍,压制反动势力。刘佩琪和李步云负责分会的筹建工作,分会成立大会所用的《新民主主义论》等几个材料都是他们师生俩在别人熄灯睡觉后,连夜秘密刻印出来的。分会成立前的那段时间里,娄底的天气一直不大好,总是阴雨绵绵。按照刘佩琪的安排,李步云冒着小雨到娄底方圆几十里的中小学校,一个一个通知,最终有60多名进步教师前来参会。分会成立大会选在李步云所在班级的教室里,会上他负责分发材料。

  “湖南经世学会”娄底分会成立后,不仅宣传、发动和教育了群众,也有效地提高了学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水平,为即将到来的娄底解放培养训练了一批骨干和积极分子。1949年,李步云参军入伍,成为一名完完全全的革命者。(刘作杰)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