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F版
往期回顾
发刊日期:2020年06月04日> > 第7版 > 新闻内容
双江乡坪底村:“15度桃”村民致富“新盼头”
新闻作者:   发布时间:2020年06月04日  查看次数:  放大 缩小 默认

 

(已脱贫户蔡迪平给黄桃套袋)

 

  “再过10多天,这里的100亩黄桃也到了采摘旺季,那时候我们就更加忙碌了,也有好收成咯!”初夏时节,娄星区双江乡坪底村一片繁忙景象,已经连续三天在这里忙着给黄桃套袋的已脱贫户蔡迪平难掩喜悦。他说,黄桃套袋主要是改善外观品质、减少虫鸟啃食等。

  坪底村位于双江乡西南部,人勤物丰,气候宜人。近年来,在区人民医院与区工商联的帮扶下,坪底村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以黄桃、辣椒产业为主导,大力发展优质水稻、黄金贡柚、黄金奈李等特色扶贫产业,探索成立村级合作社。2018年从怀化引进“黄金蜜2号”种植100亩,2019年黄桃基地试挂果成功,为村集体创收4万余元,惠及14户16名贫困群众。“期间,我们从怀化请来专家全程指导促进黄桃丰收,预计今年亩产能达300公斤,保守估计收入达60万元。”区人民医院驻村帮扶队队长易丹告诉记者。

  56岁的蔡迪平是坪底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其妻患病,两个孩子还在读书。在精准扶贫政策帮扶下,蔡迪平通过辛勤劳动于2019年脱贫,并被评为双江乡“最美脱贫户”。“我养了50只鸡鸭、3头牛,还要在村合作社基地要锄草、套袋等,每天也忙不赢,去年家庭总收入有6万多元呢!”在黄桃基地蔡迪平说,“12万元的欠债原想8年内还清,没想到4年内就可还清了,这主要得益于产业的发展。”

  “坪底村采取‘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发展黄桃产业,与贫困户签订《产业扶贫帮扶协议》《土地流转协议》等,一些没有劳动力管理桃园的农户入股合作社,农户按照统一标准、时间段需求,将土地交由村合作社管理,年终领取流转金,既解决了劳动力缺失的问题,又能提高合作社组织化、规模化水平,真正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坪底村村支书蔡初长介绍,“近一个星期平均每天都有50多个村民做事,其中贫困户就有10多人,工资每天80元到100元不等。”

  “黄桃营养丰富,黄金蜜2号更是‘果中之王’,硒、锌等含量明显高于其它水果,自然成熟的黄桃糖度达到15度,口感水脆、香甜入味,我们称之为‘15度桃’。”蔡初长表示。坪底村的黄桃,种植采用人工除草,使用杀虫灯、套纸袋等防治害虫,将努力打造“15度桃”绿色品牌,让村民增收致富有“新盼头”。

  在决胜脱贫攻坚的当下,双江乡坚持把产业发展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打造一村一品,变单纯“输血”为持续“造血”。“在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单产、延伸产业链等方面下功夫,推进特色、精细和高效农业相结合,努力走质量效益型产业发展之路。”双江乡党委副书记、乡长刘剑平对包括黄桃在内的特色产业寄予了更多厚望。(曾振华)

 

上一篇 下一篇
娄底广播电视报 地址:娄底市乐坪大道525号 电子信箱: ldgdb@163.com 热线电话:0738-8328916
备案号:湘ICP备19003865 邮发代号:41-124 广告经营许可证:湘工商广字004号 本站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